蕎麥是蓼科蕎麥屬作物,一年生草本雙子葉植物綱,蓼科栽培植物。彝族稱為“額”,古代亦寫成莜麥或烏麥。四川省習慣叫蕎子。又叫“胡蕎麥”。
一年生草本,生育期短,搞逆性強,極耐寒瘠,當年可多次播種多次收獲。莖直立,下部不分蘗,多分枝,光滑,淡綠色或紅褐色,有時有稀疏的乳頭狀突起。葉心臟形如三角狀,頂端漸尖,基部心形或戟形,全緣。托葉鞘短筒狀,頂端斜而截平,早落。花序總狀或圓錐狀,頂生或腋生。春夏間開小花,花白色;花梗細長。果實為干果,卵形、黃褐色,光滑。有多個栽培品種,尤以苦蕎為最具營養(yǎng)保健價值。莖紫紅色,葉子三角形,開白色小花,子實黑色,磨成面粉供食用.
蕎麥起源于中國。栽培歷史悠久。栽培蕎麥有4個種,甜蕎、苦蕎、翅蕎和米蕎。甜蕎和苦蕎是兩種主要的栽培種。已收集到地方品種3000余個,其中甜蕎、苦蕎各占一半。
蕎麥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糧食作物和救荒作物之一。已知最早的蕎麥實物出土于陜西咸陽楊家灣四號漢墓中,距今己有2000多年。另外陜西咸陽馬泉和甘肅武威磨嘴子也分別出土過前漢和后漢時的實物。
藥用:蕎麥富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尤其是特有的蘆丁,對高血壓和血管疾病等疾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健胃、免疫、消炎、防癌變之功效使得蕎麥成為了百姓飯桌上的“長壽食品”。
莖葉:降壓,止血。適用于高血壓,毛細血管脆弱性出血,防治中風,視網膜出血,肺出血。
種子:健胃,收斂。用于止虛汗。炒香研末,外用收斂止汗,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