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人歷史上就有在茶館聚會的習慣。據傳,南昌擺茶鋪,開茶莊也有千年的歷史。江南一帶數(shù)南昌茶館最多,規(guī)模也最大。以解放前夕的南昌為例,當時人田還不過20多萬,而茶館卻開有200多家,遍布在全市四面八方,各個角落。在以江南才子王船山命名的船山路一條街上,就開有寶華樓、聚賢樓、陳源發(fā)3座大茶樓,相隔不到300米,各自都設有400-500個座位?眶[市區(qū),有德春園、春園閣大茶樓,靠東、靠北還有福裕樓、萬花樓、四海全、福興潤、杏花園等大茶樓。其中福裕春茶館,就有號稱南昌市半員外之說。每天,熙熙攘攘的人們從早上8時到12時,下午3時到晚上10時,都聚于各家茶館,他們當中有的來商定婚喪大事,有的來調解民事糾紛,有的來洽談生意,還有的來聯(lián)系勞工等等。為了擴大茶館的生意,茶館老板還請來了說書、說唱藝人。有的書一說,不是一年便是半載,所以老茶客常年不斷,新茶客逐漸增多。近年來,南昌的茶館已開始逐漸恢復。目前,市區(qū)有茶館近20家。南昌八一公園、人民公園、繩金塔、王家巷等地段的茶館規(guī)模較大,茶客也多,F(xiàn)在,許多已退休的老人,各地來往的旅客,也都愿意聚會在茶館,喝上一壺,敘舊、談天、下棋、聽說書、清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