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鍋雞是云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間流傳。建水出產(chǎn)一種別致的土陶蒸鍋,叫"汽鍋",是專門用來蒸食物的。汽鍋雞的做法是鈄仔雞洗凈后在砍成小塊,和姜、鹽、蔥、草果一道放入汽鍋內(nèi)蓋好,汽鍋置于一放滿水的湯鍋之上,用砂布將隙縫堵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湯鍋的水開后,蒸汽就通過汽鍋中間的汽嘴將雞逐漸蒸熟(一般需3 ~4小時)。由于湯汁是蒸汽凝成,雞肉的鮮味在蒸的過程中喪失較少,所以基本上保持了雞的原汁原味。吃起食客的贊譽。如果在汽鍋中分別加入云南出產(chǎn)的珍貴藥材"三七"、"蟲草"、"天麻"、就叫三七汽鍋雞,蟲草汽鍋雞,天麻汽鍋雞。這不僅增加了營養(yǎng)價值,能滋補強身,而且對體弱、頭昏、管力等癥還有一定作用,對冠心病、神經(jīng)衰弱等具有療效。
怎樣評價汽鍋雞?
首先,湯要清,清澈得如高山泉水,一眼望下去,玉似的水汪汪,正是那一抹蠟黃,蕩漾心田。
其次,湯要鮮甜,一口喝下去,一股蕩氣回腸的香味混合著處子一般的純凈一直流向五臟六腑。
再次,雞肉要香,有嚼頭,韌里帶綿,軟里帶硬,吃的時候要蹬一蹬腳是最高的境界,這個時候,雞肉的香味已經(jīng)被升騰的蒸汽混合到雞湯里,但仍有一部分留給雞肉。
時光倒回兩百多年,建水。不知道有沒有人把建水封做美食之都,汽鍋雞竟也是從那里興起的——早在清代乾隆年間,汽鍋雞便流行在滇南一帶。相傳是監(jiān)安府(今建水縣)福德居廚師楊瀝發(fā)明的吃法。那年皇帝巡視監(jiān)安,知府為取悅天子,發(fā)出布告征求佳肴,選中的賞銀50兩。楊瀝家貧,老母病重,為得重賞,他綜合了當(dāng)?shù)爻曰疱伜驼麴z頭的方法,創(chuàng)造了汽鍋,又不顧生命危險,爬上燕子洞頂采來燕窩,想做一道燕窩汽鍋雞應(yīng)征。不料汽鍋被盜,楊瀝被問欺君之罪,要殺頭。幸而皇帝問明真相,免楊瀝一死,并把福德居改名為“楊瀝汽鍋雞”。從此汽鍋雞名聲大振,成滇中名菜。那時汽鍋雞的做法很簡單,但味道很醇正。
【制法】
【原料】
肥母雞2000克,精鹽8克,姜20克,蔥15克,味精1克,胡椒面2克。
【制作過程】
1、母雞切成3厘米見方塊,姜切片,整蔥切兩段,用刀背拍松;
2、雞塊入鍋氽過洗凈,裝入汽鍋內(nèi)。將出水的湯燒開,將漂洗雞塊的余血水倒入,清除湯中的浮物,加精鹽、味精后灌入汽鍋內(nèi)淹過雞塊,放入蔥節(jié)、姜片、加蓋,汽鍋置事先已加水的蒸鍋,蓋口交接處用布或白棉紙封嚴(yán),再將面粉少許用清水調(diào)成面糊,糊在棉紙上,勿漏氣。在文火上約蒸四、五小時,揀去姜片、蔥段、放入胡椒面,味精即可。
【營養(yǎng)成份】
膽固醇20毫克、碳水化合物2克、蛋白質(zhì)420克、脂肪20克、熱量1885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