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東星航空有限公司(East Star Airlines Co., Ltd., 簡稱“東星”)停運、被中國航空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mpany,簡稱“中航集團”)重組陷入僵局之時,鷹聯(lián)航空有限公司(United Eagle Airlines Co., Ltd.,簡稱“鷹聯(lián)”)卻拿到了川航注資的2億元。同為民營航空公司,二者遭遇可謂冰火兩重天。
然而,無論是東星還是鷹聯(lián),在這場民營與國有的博弈中,它們既不是開始也不是結局。
從“出事”時間看,首當其沖的是奧凱航空有限公司(Okay Airways Company Limited,簡稱“奧凱”)。去年12月15日,奧凱停飛;今年3月14日,東星航空步其后塵。
如果說2005年3月,奧凱的開航“標志著國有航空公司一統(tǒng)天下的時代結束”,那么今年3月,鷹聯(lián)成功引資,川航從第四大股東搖身一變成為控股股東,標志著鷹聯(lián)民營身份的喪失——轉型為國有控股。
全球金融危機當前,就連中航集團這樣的大國企都深感“以前是吃好的,現(xiàn)在要努力吃飽”,何況注冊資本低、機隊規(guī)模小、股權結構分散、紛紛陷入巨額虧損的民營航空公司?!
民營航空公司不僅先天不足,而且后天失調。
當燃油價格、全球金融危機等對航空業(yè)產生不利影響的時候,三大國有航空公司很快就得到了政府的強力資助。對民營航空公司而言,則沒有這樣的優(yōu)待。
奧凱、東星、鷹聯(lián)、春秋航空有限公司(Spring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簡稱“春秋航空”)、上海吉祥航空有限公司(Juneyao Airlines Co.,Ltd.,簡稱“吉祥航空”),國內五大民營航空公司,如今三家相繼被曝泥足深陷。下一個,會是誰?
一個全球范圍虧損多于盈利的行業(yè),一個被國有企業(yè)壟斷幾十年的行業(yè),一個兩三年前才被國家政策撕開口子的行業(yè),一個至少需要8000萬才能進入門檻的行業(yè),一個高風險、高投入的服務性行業(yè),對于進入的民營企業(yè)來說是餡餅還是陷阱?
2009年1月1日,由國家旅游局、海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09年中國生態(tài)旅游年啟動儀式在海南三亞舉行... |
春天來了,陽光變得溫暖和嫵媚,塵封了許久的大地萬物,慢慢地復蘇!山青了,水綠了!你還等什么呢... |
|||
無數(shù)好地方已經在貨幣地圖上隨著匯率跌宕起伏,托人民幣的福,聰明人的旅游大抄底時代,已經到來... |
應武漢市人民政府請求,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qū)管理局決定自14日24時起,暫停東星航空有限公司航線航班經營許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