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配殿導游 | ![]() |
呵阿臘含達(羅漢殿)
十八羅漢是釋迦牟尼佛為使佛法在佛滅度后能流傳后世,使眾生有聽聞佛法的機緣,囑咐十六大阿羅漢不要涅槃,要永住世間為眾生培福德,分居各地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其實,“十八羅漢” 在經典上并沒有記載的依據(jù),只是兩種附會之說。增添的兩位“羅漢”:有的說是《法住記》的作者慶友(斯里蘭卡人)和澤者玄奘;有的說是慶友和《十六羅漢因果識見頌》的作者摩拿羅多;有的將第一尊賓度羅誤為賓度羅和賓頭盧兩人再加上慶友……總之,關于兩尊羅漢至少有五、六種說法。這里,我們塑的是民間所增添的兩位稱為“降龍”、“伏虎”的羅漢。
(1)、賓度羅跋羅惰尊者。俗稱長眉羅漢,十八羅漢之首。福德智慧無量,若有眾生設齋供養(yǎng),必去應供,使布施的施主得大福田。
(2)、迦諾迦伐蹉尊者。俗稱喜慶羅漢,杰出的布教師,隨機說教,方便說法,讓眾生得歡喜。
(3)、迦諾迦跋厘情尊者。俗稱托缽羅漢,是一位慈悲平等托缽化緣的行者。藉托缽福利世人,予眾生種植福德,并為他們講說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眾生。
(4)、蘇頻陀尊者。俗稱托塔羅漢,是佛陀所收的最后一名弟子。他手托佛塔,懷記佛陀的教法,并啟化眾生廣植福德以成就佛道。
(5)、諾距羅尊者。俗稱靜坐羅漢,于禪坐中瞑思世界宇宙的真理,證悟后說法度眾。
(6)、跋陀羅尊者。俗稱過江羅漢,過江似蜻蜓點水,灑脫自在,超越煩惱無邊的苦海。
(7)、迦理迦尊者。俗稱拂塵羅漢,以清淨慈悲心,用拂塵袪除眾生的煩惱。
(8)、伐羅弗多羅尊者。俗稱勸善羅漢,曾為多聞第一的阿難說法,鼓勵他要行解并重,在佛道上精進修行。
(9)、戍博迦尊者。俗稱開心羅漢,袒露其心,啟示眾生若能常保持心地的清淨,不造惡業(yè),努力行善,自身便是佛,自心即是佛心。
(10)、半托迦尊者。俗稱探手羅漢,因打坐后常舉起雙手伸懶腰而得此名。
(11)、羅怙羅尊者。俗稱沉思羅漢,幼年出家,是佛教僧團中最初的沙彌,修忍辱行,以密行居首。
(12)、那伽犀那尊者。俗稱挖耳羅漢,以論耳根清淨聞名,故稱為挖耳羅漢。
(13)、因揭陀尊者。俗稱布袋羅漢,斷除一切煩惱,不受毀譽得失心及外境的影響,凡人間是非善惡之事皆包容於心,如同布袋容納而歡喜自在。
(14)、伐那婆斯尊者。俗稱芭蕉羅漢,出家后常在芭蕉樹下修行,世間的喧嚷煩惱不能侵撓他的心。
(15)、阿氏多尊者。俗稱騎鹿羅漢,曾乘鹿入皇宮勸喻國王學佛修行。
(16)、注荼半托迦尊者。俗稱看門羅漢,又名周利槃陀。未出家時,愚笨善忘;以掃地上的塵垢,悟出要實踐佛法來清除心中的貪瞋癡。
(17)、降龍羅漢。即摩訶迦葉,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佛陀於靈鷲山拈花微笑,不說一語,唯有摩訶迦葉明白佛法應以心去體會,非語言文字所能表達。
(18)、伏虎羅漢。即彌勒尊者,修慈心觀,降伏心中如猛虎般的貪欲、瞋恨;知足常樂,笑口常開。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