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承露盤導(dǎo)游 | ![]() |
從小學(xué)時候起,我就知道北海公園的瓊島上,白塔的西北方向有一個仙人承露盤,每次去北海我都要到瓊島上看看它,后來還專門去畫過它。文化革命時北海根本就不開放了,有很多年沒有去過那里,聽說承露盤也被拉倒破壞了。關(guān)于承露盤有不少的故事,在網(wǎng)上有不少這個承露盤的記述。
“ 傳說,漢代人相信神仙可以降露人間,飲服神露,能使人長生不老。對于這種說法,有一個人堅信不疑,他就是漢武帝劉徹。為了神仙降露,武帝下令在長安建章宮內(nèi)建造神明臺,高約67米,上面再鑄造銅仙人雙手捧銅盤,以此來求得仙露。 其實承露盤中承接的仙露,不過是早晚由于溫差凝結(jié)在盤中的水蒸氣。漢武帝就把這些凝結(jié)的水珠,當(dāng)成了長生不老的仙露,將承接下來的露水交由方士。方士再將露水和美玉的碎屑調(diào)和而成后,讓漢武帝服下,并且告訴漢武帝這樣就能長生不老了?墒枪87年,漢武帝還是死了。 雖然不能使?jié)h武帝長生不老,但銅仙承露盤如果保存至今,肯定是一件難得的工藝品。遺憾的是,漢朝滅亡以后,魏明帝曹睿,也就是曹操的孫子,下令將銅仙承露盤從長安搬遷到洛陽。 可沒想到,在搬遷途中銅仙承露盤就被徹底損壞了,最后破損的部件也被丟棄得不知所終了。這段歷史被《三國志》、《漢晉春秋》等很多文獻記錄,就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第一百零五回 “武侯預(yù)伏錦囊計,魏主拆取承露盤”中,對這段歷史也有描述。 唐朝的著名詩人李賀讀到這段歷史后還大發(fā)感慨,寫下了《金銅仙人辭漢歌》一詩,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成為后人們廣為傳誦的名句。
北海公園的這個承露盤不是漢朝遺物,是清朝制作的。
乾隆皇帝所作并書寫的《塔山北面記》說:西為銅露盤,銅仙竦雙手承之,高可尋尺。此不過是綴景之物,也就是點綴園林風(fēng)景的裝飾藝術(shù)作品。”
拍承露盤很困難,尤其是正面,沒有合適的位置,特別是承露盤的上面被人為的蓋上了一個用鋼筋和鐵絲制成的網(wǎng)子,怕鳥兒在上面筑巢,其用心是保護這個青銅鑄的雕像,但實在是大煞風(fēng)景。在我這張片子中我把它擦掉了?赡苓@違背了真實的原則,但我真不愿意讓這樣一個物件的形象受到玷污。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