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鱸魚
秋風(fēng)一起,心中便涌起那莫名的思念,閉上眼睛,則是一片如雪的潔白——不是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也不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而是那細(xì)白嫩肉、思之令人回腸蕩氣的鱸魚“膾”。
鱸魚之美,天下皆知,否則怎會有晉人張翰的一走了之與“莼鱸之思”?據(jù)《晉書·文苑·張翰傳》記載,西晉時期,江南文學(xué)家張翰在洛陽為官,一年秋天,西風(fēng)乍起,寒潮將臨,他忽然想起家鄉(xiāng)的鱸魚和莼菜正是肥美之時,隨即吟道:“秋風(fēng)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背T便辭官回鄉(xiāng)吃鱸魚解饞去了。從此,“莼鱸之思”的美談流傳至今。
鱸魚中,尤以松江鱸魚最為著名。早在明代時,它就與黃河鯉魚、長江鰣魚、太湖銀魚并稱為中國的四大名魚。據(jù)說,這廝生就異相,一般的鱸魚只有兩腮,而它有四腮,故也稱四腮鱸魚。或許正是因?yàn)槠渖孟∮泄之,故甚得帝王將相之青睞。
隋煬帝下江南,品嘗松江鱸魚后贊美道:“金齏玉膾,東南佳味也! 乾隆皇帝下江南,偶遇鱸魚羹后贊不絕口,下令要年年進(jìn)貢!度龂萘x》中有一章寫“左慈戲曹操”,說的是曹操設(shè)宴,左慈說:“膾必松江鱸魚者方美”,曹操道:“千里之隔,安能取之?”慈曰:“此亦何難!”教把釣竿來,于堂下魚池中釣之。頃刻釣出數(shù)十尾大鱸魚,放在殿上。操曰:“池中原有此魚。”慈曰:“大王何相欺耶?天下鱸魚只兩腮,惟松江鱸魚有四腮:此可辨也!北姽僖曋,果是四腮。
所謂四腮鱸魚,其實(shí)不過是古人眼花罷了。這種魚兩鰓前后各有一道凹痕,其形與色如同鰓孔,在鰓蓋上又有條橙紅色的條紋,看起來極似四片外露的鰓葉。盡管長得很異類,但它的肉質(zhì)潔白似雪,肥嫩鮮美,少刺無腥,食之口舌留香,回味不盡。
遺憾的是,近年來松江鱸魚瀕臨絕跡,被列為國家保護(hù)動物,我們也只能從古代文人墨客們酒足飯飽之后的慨嘆中,感受鱸魚之美了。
唐人杜甫在《泛房公西湖》詩中贊美所吃的莼菜鱸魚是:“鼓化莼絲熟,刀鳴膾縷飛!彼纬瘯r范仲淹“回敬”道:“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钡搅嗽,詩人張庸仍對鱸魚念念不忘,他在《秋水系舟圖》題畫詩中說:“小姑山到彭郎磯,老樹含風(fēng)黃葉飛。何人泊舟秋色里,釣得鱸魚三尺肥!倍鞔t(yī)李時珍也對鱸魚贊不絕口,他先是從一個食客的角度高度贊美了鱸魚——“白雪詩歌千古調(diào),清溪日醉五湖船。鱸魚味美秋風(fēng)起,好約同游訪洞天!彪S后,又用醫(yī)學(xué)工作者的嚴(yán)謹(jǐn)態(tài)度總結(jié)了鱸魚的藥用價值——據(jù)《本草綱目》記載:“鱸魚性甘溫,有益筋骨、腸胃之功能。鰓性甘平,有止咳化痰之功效!
其實(shí),不論是生于海里還是那小小的江中,鱸魚之鮮都會讓人終身上癮,仿佛張翰一樣患上季節(jié)性“情緒失控”。如今正逢層林盡染,漫江碧透,恰如陸游所說:“空悵望,鱸美菰香,秋風(fēng)又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