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和居飯莊
廣和居飯莊是清末以來北京一個有名的飯館,位于宣武門外菜市口西路南的北半截胡同南口路東,正對著南半截胡同,是一套狹長的四合院。磨磚刻花的小門樓,黑漆大門,紅油門聯(lián),上有“廣居庶道賢人志,和鼎調(diào)羹宰相才”的嵌頭對。廣和居創(chuàng)始于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原名叫盛隆軒。據(jù)清代崇彝著《道咸以來朝野雜記》載:“廣和居在北半截胡同路東,歷史最悠久,蓋自道光中即有此館,專為宣南士大夫設(shè)也。其肴品以炒腰花、江豆腐、潘氏青蒸魚、四川辣魚粉皮、清蒸干貝等,膾炙人口。故其地雖隘窄,屋宇甚低,而食客趨之若鶩焉!庇捎谛溟T外一帶會館林立,京官中漢官居住此地的頗多,文人學(xué)士、科考學(xué)子云集于此,廣和居的生意也大為興隆。晚清大臣張之洞、曾國藩、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變法名士譚嗣同、文史學(xué)家李慈銘等都曾在這里宴客。魯迅的祖父周介孚也在廣和宴過客。
民國以后,魯迅周圍的文化人也經(jīng)常在廣和居聚會餐飲。周作人、馬幼漁、朱希祖、沈尹默、許壽裳、錢玄同以及魯迅在教育部的許多同事等都是這里的?汀V茏魅嗽凇堆a(bǔ)樹書屋舊事》中記道:“客來的時候到外邊去叫了來,在胡同口外有一家有名的飯館,還是李越縵等人請教過的。有些拿手好菜,如潘魚、沙鍋豆腐等,我們當(dāng)然不叫,要的大抵是炸丸子、酸辣湯,拿進(jìn)來時如不說明便不知道是廣和居所送來的,因?yàn)槟潜P碗實(shí)在壞得可以,價錢也便宜,只是幾吊錢吧!
魯迅于1912年5月5日到北京,住進(jìn)宣武門外南半截胡同紹興會館,5月7日便“夜飲于廣和居”。至1919年搬離紹興會館前,魯迅日記中有64條到廣和居宴飲的記錄。魯迅在紹興會館住了約七年,會館內(nèi)不供膳食,魯迅又是單身一人,所以常到廣和居吃飯,或是叫飯館把飯菜送到會館。魯迅還在廣和居留下許多醉酒的記錄,日記載:1912年7月14日,“下午偕銘伯、季市飲于廣和居,甚醉。”8月1日,與錢稻孫、許壽裳同游琉璃廠后“晚飲于廣和居,頗醉。”1913年4月28日,“晚稻孫來,季市呼飲于廣和居,小醉!弊砭频脑,有時是抒發(fā)心中的憤悶,有時是與朋友之間的開懷。
在廣和居的聚餐,有時是教育部同事的聚會,有時是紹興同鄉(xiāng)的聚飲,還有時是A-A制的便餐,如1912年8月22日,“晚錢稻孫來,同季市飲于廣和居,每人出資一元。歸時月色甚美,騾游于街!睅讉好友在夏夜美麗的夜色中,騎著騾子在街上云游,好不愜意。
魯迅最后一次到廣和居是1932年回京探親的時候,魯迅日記載:1932年11月27日,“矛塵來邀往廣和館店夜飯,座中為鄭石君、矛塵及其夫人等。”
廣和居現(xiàn)址已是民居。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