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座距離北京市區(qū)最近的山,與中國的心臟相依相伴;它又是一座遙遠的山,遠離凡世,需要人們用敏感的心靈去感悟。它就是西山。這大自然的杰作,是北京建城的基礎,它養(yǎng)育著北京城,蕩漾著北京人內心深處的柔軟情懷。在歷史中,它是帝王的花園,是文人詩意的棲居地,是百姓的寶庫。而今,西山更是豐富多彩,每種色彩都詮釋著人們對西山的喜愛。你走進它,你會在古鐘的咚咚聲中,在山泉的嘩嘩聲中,在微風吹過黃葉的呼呼聲中,聆聽到一首首動人的西山贊歌。
西山情節(jié)
秋高氣爽,風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騎著一匹驢子,上西山八大處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紅柿,遠處的煙樹人家,郊野里的蘆葦黍稷,以及在驢背上馱著生果進城來賣的農戶佃家,包管你看一個月也不會看厭。——郁達夫《北平的四季》
“西山”是個再平常不過的名字,不知道中國有多少座西山,單是見諸典籍、志書的著名“西山”就不下幾十座。似乎只要是一座城市的西面有山,多數都會被人們習慣性地稱為“西山”。作為中國的首都,古城北京也有一座西山,但它對于北京人來說絕不止是西面的山而已。
北京人對西山有種特殊的情結。對老北京人來說,西山為父,永定河為母,西山與北京是渾然一體的。西山為北京擋住了西北方向吹來的風沙,又將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帶給了北京,滋潤哺育著廣闊的北京平原。沒有西山,也就沒有北京的輝煌。
西山自古以來就是北京人的向往之地,數百年間北京人就有著“東富西貴”的概念。即使在今天,在北京無限擴張的情形中,西山的房價依然很現實地證明著這個概念。
想要了解北京人根深蒂固的西山情結,需要理解西山在北京人歷史及現實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西山秀美的風景吸引著帝王,也吸引著百姓!吧讲辉诟,有仙則名”,帝王們在西山修建了數量龐大的寺廟,祈求長生不老、國泰民安,而百姓們則前往西山寺院祈求多子多福。北京人在數百年中將對于生活的渴望寄托在西山的眾多寺廟中。經過時光的洗禮,這些承載著北京人渴望的寺廟直至今天依然是北京人心中的圣地。
北京是中國的文化之都,北京人敬仰文人,而北京的文人眷戀著西山。幾百年來,歷史的沉淀、人文的熏陶給西山這塊風水寶地平添了很多魅力,使它與北京城內的喧囂形成劇烈的反差。究竟有多少文化名人得到過西山的身心庇護,實在是難以統(tǒng)計。從元代的熊夢祥到明代的孫承澤,再到清代的曹雪芹、納蘭性德,這些大名鼎鼎的文人都曾居住于此。直至近現代的陳寅恪、丁玲、老舍、郁達夫等名家也都有著刻骨的西山情結;蛟S,只需要徐志摩的一句:“北京的靈性,全在西山那一抹晚霞”,就足以詮釋出北京人對西山的喜愛了。
西山真正從一個地理概念升華為北京人的西山情結,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這里是北京人的安祥之地。西山是一塊寶地,名人墓尤為集中。上到明景泰陵,下到普通百姓,都安葬在這里。既有那些數不清的皇帝、王爺、王妃,也有眾多平頭百姓。這里每一座墓地都是一段北京史,講述著北京往事。每年的清明節(jié),北京人都要前往西山祭拜離去的親人,也有很多人去祭拜那些未曾謀面的名人墓地。
西山,牽動著北京人最敏感,最浪漫的情懷。讓我們走進西山,解讀這座城市最細微的情感,觸碰大大咧咧北京人內心深處的柔情……
西山在哪里?
北京城距西山十至十五里,西山越往遠處越顯高峻,上有數百年的古廟,從汩汩山泉中流出的清澈溪水,一直流淌進城中的太液池……北京城內的小溪都源于西邊山中,其中有一些雖污濁滯緩,但玉泉山的泉水卻清得令人難以置信,涼得讓人無法入浴,在陽光的照耀下如玉石般翠綠晶瑩,因而其山得名玉泉山!终Z堂《老北京的精神》
從空中俯視,北京西北部的山脈中,西山屬太行山脈,北面的軍都山則屬燕山山脈,這兩大山脈在北京昌平區(qū)的南口關溝相匯。兩山形成一個半封閉的區(qū)域,向東南展開,這片沃野就是人們所說的“北京灣”。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從西山穿出,在“北京灣”里沖積出一大片肥沃的平原,北京城就在這個沖積扇平原上誕生了。
數千年間,西山創(chuàng)造了北京,北京也成就了西山。當中國的都城還在西安、洛陽等地時,西山只是龐大的太行山山脈尾部的一片山區(qū),被人們稱為“太行之尾”。隨著歷史發(fā)展,當北京成為首都后,同樣的西山卻被人們改稱為“太行之首”。明代張爵編著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上說“西山,府西三十里太行山首”。
從地理角度來說,無論是太行之尾,還是太行之首,西山都有著準確的地理坐標。對于北京老百姓來說,西山還是北京人的心理坐標。地理與心理兩種認知造就了兩座西山——廣義西山與狹義西山,也就是北京人所說的大西山與小西山。
大西山是地理角度的西山,從北京地圖上可以清晰地標注出范圍。其西北邊以關溝為界,南抵房山區(qū)拒馬河谷,西至市界,東臨北京小平原。大西山群山連綿,跨越房山、門頭溝、石景山、昌平等多個區(qū)縣,像一條手臂一般遠遠地護衛(wèi)著北京城,被稱為“神京右臂”。大西山面積約三千多平方公里,長約九十公里,寬約六十公里,約占現在北京市面積的17%。
小西山是人文角度的西山,并沒有清晰的界線。它是模糊的,是北京老百姓心中的西山。大多數老北京人所說的西山,指的是靠近北京西城的最近山地,即翠微山、平坡山、盧師山、香山、玉泉山、萬壽山、百望山、陽臺山、鳳凰嶺等諸山。北京人稱呼這一片為小西山,天好的時候,老百姓平時登高西望時目光所能涉及的范圍就是它們。
北京有著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見于記載的名字為“薊”。民國時期,稱北平。新中國成立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簡稱“京”,現為中國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全國第二大城市及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北端,東南局部地區(qū)與天津相連,其余為河北省所環(huán)繞。它薈萃了元、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擁有眾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是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每年有超過1億4700萬的..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