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鴨賞
臺灣宜蘭鴨賞是一道爽口的小菜,由鴨皮、鴨胗和蔥、姜、蒜經(jīng)過短暫的大火爆炒,達到氣味濃郁,鴨胗吃到嘴里脆而不膩的效果。
宜蘭鴨賞的做法是選擇經(jīng)濟價格較低的老菜鴨,剖肚并去除內(nèi)臟后,涂上粗鹽、胡椒等香料,再用竹片將鴨身撐開成扁平狀,于陽光下暴曬數(shù)小時后放入有木炭及甘蔗的小鐵皮箱,利用木炭燒烤甘蔗,滴出甜汁,淋在木炭上,借次冒出的濃煙熏烤,直到鴨子外皮泛成金黃色即可。
這道菜也是臺灣宜蘭道地的家常菜,材料簡單,烹制容易,是居家宴客常備的下酒料哦!
金門高粱酒和貢糖
臺灣金門高粱酒是臺灣第一名酒,與阿里山、日月潭并稱“臺灣三寶”,金門酒廠創(chuàng)始于1952年,比茅臺酒廠小一歲。過去,由于兩岸的隔絕,大陸鄉(xiāng)親很難喝到金門高粱酒,也很少有人知道。高粱酒,金門高粱酒,利用特產(chǎn)旱地高粱,并且引用當?shù)厮|(zhì)甘甜的“寶月神泉”,加上當?shù)蒯劸茙煾档膶I(yè)經(jīng)驗,釀造出風味獨特,香、醇、甘、冽的第一名酒——臺灣金門高粱酒。臺灣金門高粱酒之香、純、甘、冽原味,由舌尖入喉,真實原味、清香恣意散發(fā),豪情的純飲將能品酌出金門高粱酒的道地風味。送禮自用兩相宜、并作為為佳節(jié)最佳伴手禮。臺灣金門高粱酒,沒有高酒精度高粱酒的辛辣感,卻依然保留高粱酒甘冽香醇的余韻,十分適合年輕族群、女性朋友、年長族群的消費者飲用,讓您在開懷飲用後,留下‘有享受、無負擔’的深刻印象。
臺灣金門貢糖是廈門著名傳統(tǒng)特產(chǎn)。它以上等花生仁、白砂糖、麥芽糖經(jīng)民間傳統(tǒng)工藝用木棒“打”出來。“打”閩南語稱為“貢”。謂之為貢糖。 相傳,帝王時期,嘉禾嶼(廈門島)的地方官常常將閩南特色的素食小食品進貢給皇帝。皇帝茶茗品嘗后贊賞不已,連連稱道,后來,民間傳之為“貢糖”,并流傳至海外。金門貢糖,口感細膩,質(zhì)酥味香,地道純正,已成為金門的特產(chǎn)之一,在海內(nèi)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相傳“貢糖”之名來源有二:一說是它曾是民間用來朝圣的御膳貢品,因此冠上“貢”字;另一說則是貢糖在制作過程中需仰賴人力搥打,以求糖質(zhì)綿密細致,閩南人稱之為“貢”。 花生和糖是制作貢糖的兩大原料。
貢糖起源于花生與麥芽糖的組合,經(jīng)過烘焙的花生在氣味最濃郁的極佳狀態(tài)下,以高比例與純正麥芽糖混合,然后施以人工搗碎、夾纏,再經(jīng)歷溫揉滲合流淌,最后切塊成形。金門貢糖,隨廈門制餅師傳入小金門,并廣被一般糕餅店制成品茗茶點。
金門貢糖之所以面市良久而長盛不衰,這得益于當?shù)亓己玫纳鷳B(tài)環(huán)境而培育出優(yōu)質(zhì)的花生,配以純凈的麥芽糖,如此相得益彰必然能生產(chǎn)出口味獨特的貢糖。貢糖的品種繁多,諸如海苔酥、芝麻酥、子彈餅等等……,那軟硬相宜,不脆不粘,不燥不酥之滋味,果然名不虛傳。
金門貢糖香酥甜美,食后滿口留香,回味無窮,是龍巖老少咸宜的茶點,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相關閱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