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一個很偶然的事情,一位遠古的先民用泥土裹著食物放在火上燒烤,發(fā)現(xiàn)泥土經(jīng)過燒結(jié)后,堅硬厚密不透水,如果這泥坯形狀合適,還可以用來盛水、盛煮食物。 于是,經(jīng)過了漫長的試驗過程之后,人類第一只陶器誕生了——是吃的本能催生了它,它是最早的食器。迄今發(fā)現(xiàn)的人類最早的陶器制品已有約1.4萬-2.1萬年的歷史。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怀燥,是生存的基礎(chǔ),上天賜予人類吃食,在先民眼中,這是無比神圣之事。所以在人類飲食活動之初,對上天表示感恩的食禮也隨之形成。食禮在早期祭祀鬼神的活動中顯得莊嚴肅穆、井井有條。食的等級、先后顯示吃飯的人與賜食的天的距離,因此,天子吃得最貴——中國這個禮儀之邦最典型的禮之一——『座次』,便是出自吃飯的規(guī)矩。
從對古代飲食器的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器皿中每一類材質(zhì)的演變、每一款形態(tài)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皆是飲食需求下的產(chǎn)物。而美器的誕生又推動了生產(chǎn)力。所以我們說,『食為天』!吨腥A遺產(chǎn)》2010年2期特別策劃“美食與美器:盛宴下的中國”講述了與生活相關(guān)的美食與美器。
慈禧的用膳等級也極高,為她備膳的壽膳房廚役、太監(jiān)共二百人。進膳所用的餐具為金銀玉翠器及細瓷盤碗,冬天多用金銀暖鍋和銀質(zhì)暖盤、暖碗,夏天使用水晶、瑪瑙、細瓷盤碗?磮D中膳桌上所擺食器,漫桌的『黃』金、『黃』瓷,皇權(quán)極顯。
以下文字節(jié)選自《中華遺產(chǎn)》2010年第2期《宮廷篇:王天下者食天下》一文:
明清宮廷飲食,從美食到美器名目繁多,頗為講究。皇室除了滿足自身的口味需求,更重要的是,通過精美的食物和華貴的食器,來體現(xiàn)政治上的至尊、至崇與至榮,顯示『舉世無雙』的顯赫權(quán)勢。也因此,中國飲食文化至此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清代皇帝、皇后及妃嬪們平時吃飯各自有獨立的膳房,只有除夕、元旦(即今日春節(jié))才能合家歡聚舉行團圓宴。年三十兒晚上,皇帝與后妃們共同進膳;正月初一晚上,皇子皇孫與皇帝進膳,皇帝擇日侍皇太后進膳。這是皇帝一年難得的家宴。
皇帝的家宴多在乾清宮、重華宮舉行。乾隆四十一年(1777年)除夕,乾隆皇帝將家宴擺在了乾清宮。這年,兩位皇后均已去世,乾清宮高高的寶座臺上只擺了乾隆帝用的一張大宴桌,地坪臺下依次為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等的宴桌。申正(下午4點),晚膳時分到了,乾清宮兩廊下奏響中和韶樂,皇帝升座,眾妃嬪跪迎皇帝入宴。總管太監(jiān)首領(lǐng)和御茶膳房太監(jiān)依序請皇帝和妃嬪進熱膳、奶茶和酒膳。
這頓年夜飯,皇帝的膳饌有冷熱膳、酒茶膳,加上各色小菜、點心、湯粥、蜜餞共有108品,各妃嬪雖分等級,膳饌也都有幾十品之多。用過這頓豐盛的年夜飯,接下來的守歲食饌則更加精美講究。皇帝、后妃們的除夕夜守歲與尋常人家不同,還多了一個用蜜餞食品擺果桌、裝消夜果盒點綴年景的習(xí)俗!跋构笔菍m中后妃常食的糖、蜂蜜等甜食,多是奶制品或者干鮮果蜜餞等。盛裝消夜果的盒子是木胎漆制的兩三層、或圓或方的精致寶盒。這可不是普通的漆器,盒表面要用珍珠、寶石鑲嵌出花草、山水、鳥獸等各種圖案,華麗異常,寶盤內(nèi)的消夜果也須拼擺出精美的花色,與寶盒的珠光寶氣、花草鳥獸兩相輝映,共組美景。
乾隆皇帝對守歲的消夜果盒十分重視,據(jù)史料記載,乾隆十四年(1750年)臘月二十三,距過年還有七天,皇上就過問守歲擺果桌的事情,皇帝的貼身太監(jiān)傳圣旨下來:“茶房伺候擺消夜果盒”,于是御茶房的廚役們立刻行動起來,在后妃們居住的宮殿內(nèi)擺糖果、蜜餞、果脯、鮮果等,合拼年節(jié)桌,擺消夜果盒。皇帝居住的養(yǎng)心殿和皇帝侍奉皇太后用膳的重華宮,都用52樣糖果、52樣蜜餞擺出了26個不同造型的花、鳥圖案,各冠以吉祥的名稱。誰知乾隆帝看過后卻不滿意,臘月二十七又傳諭旨:“養(yǎng)心殿擺的珠寶盒(消夜果)不如重華宮擺得好。爾等明日將養(yǎng)心殿珠寶盒撤去,亦照重華宮一樣擺。”這么著,御茶房又將蜜餞蘋果、蜜餞杏脯、蜜餞金絲棗、桂花京糕、松仁瓤荔枝、蜜餞繡球梅、松仁瓤紅果、蜜餞枇杷果、青梅瓤海棠、蜜餞白櫻桃、壽字荸薺、蜜餞紅櫻桃等種種蜜餞食品,擺出五福捧壽、歲寒三友、吉慶有余等圖案,分別裝在寶盒內(nèi),擺在養(yǎng)心殿,直到乾隆帝滿意為止。
看著、吃著這么珠縈玉繞、寓意吉祥的“消夜果”守歲,這除夕夜過得自當(dāng)吉祥富貴。守過了舊歲,大年初一的子時一到,家家戶戶都要將餃子煮下鍋,取“歲更交子”之意吃上熱氣騰騰的餃子。清代宮廷也很注重這一辭舊迎新的歲更“餃子”。
清代前期和中期的幾位皇帝都嚴格遵守祖宗遺訓(xùn),在除夕晚上的辭舊迎新瞻拜禮儀之后,到乾清宮左側(cè)的昭仁殿東小屋吃煮餃子。當(dāng)皇帝一行人登上乾清宮臺階時,御膳房開始煮餃子,皇帝到昭仁殿東小屋坐穩(wěn)后,餃子正好出鍋。拿捏這個時間并不是很難辦。清宮規(guī)制,自臘月底至正月間,皇帝每過一座門檻,隨侍太監(jiān)就要放一掛鞭炮。所以御膳房廚役聽著鞭炮聲掌握煮餃子的時間,可以做到準確無誤。
大清皇帝過年吃的餃子都是素餡。據(jù)說,當(dāng)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因為奪取統(tǒng)治權(quán)時殺人過多,所以在登上皇位的那年元旦,對天起誓,每年除夕吃素餡餃子祭奠死者。這就成了大清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实鄢缘娘溩羽W雖無甚特別之處,不過是些長壽菜(馬齒莧)、金針菜、木耳、蘑菇等等,但清帝吃餃子用的食器卻非同尋常,用的是木胎描金漆的大吉寶案。寶案面四周繪有葫蘆萬代花紋,案的正中分別書有“一人有慶”、“萬國咸寧”、“甲子重新”、“吉祥如意”等吉語,吃餃子時用的四個琺瑯佐料盤,各裝醬小菜、南小菜、姜汁、醋,須分別壓在四句吉祥語上。在靠近皇帝寶座的這面寶案邊,分左、右擺放象牙三鑲的金筷(金質(zhì)筷箸的頂端、中腰、底部鑲象牙)、金叉、金勺、擦手布、渣斗(唾盂)。史載,嘉慶四年(1799年)元旦,嘉慶帝吃餃子時,用了兩只“三羊開泰”紋飾的琺瑯大碗,一只碗盛素餡餃子6個,另一碗盛放“乾隆通寶”、“嘉慶通寶”各一件。首領(lǐng)太監(jiān)將兩只琺瑯碗放在大吉寶案的“吉”字上,然后“請萬歲爺進煮餃子”。這時,嘉慶帝才開始獨自一人吃這素餡餃子。
除了吃餃子,在元旦這一天,皇帝還有許多事要做,他須向各處神、佛、前代帝后像行禮,到太和殿受王公、大臣及文武百官朝賀,到乾清宮或養(yǎng)心殿升座,接受皇后及宮眷的分別朝拜,并率宮眷等到皇太后寢宮請安、道新吉。純粹禮儀上的事忙完,接下來,皇帝又要前往太和殿。此時,殿內(nèi)寶座前已設(shè)好皇帝御宴所用的宴桌,殿內(nèi)殿外也擺好一眾公侯貴族、文武大臣以及外國使臣的宴席,眾多掐金鑲玉、珠寶象牙的食器在精致華美的筵宴桌案上閃爍著富貴的光芒,午門上鐘鼓齊鳴,太和殿前檐下中和韶樂正待奏響,又一場清宮極高的盛大宴會——元旦太和殿筵宴,就要開始了。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fēng)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jù)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