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
梵高短暫的一生中,最受東方人推崇的,除了他的畫,就數他掌握四種語言的能力, 我曾經無數次在各種版本的介紹上看見過。
記得我們中學的英語課本上有一篇,好像講馬克思在五十幾歲的時候,為了研究俄國經濟,花了九個月的時間學會了俄語,他的第九種語言。當年讀到這,老師掩卷長嘆:天才!
我也同意,一個掌握了四到九門語言的人,是挺值得佩服的。我原來工作的地方,有回來了個新人,三十歲都不到,那家伙居然把學外語當業(yè)余愛好,會十一種語言,我懷疑他的脖子上簡直就是頂著個小電腦!
對語言的重視,可能是荷蘭教育最成功的幾個方面之一。他們自己講,荷蘭這么小的國家,不學習別人的語言,有誰會來學你的語言。一般的中學畢業(yè)生,都會講三四門語言。有時候聽見公司里專職打掃衛(wèi)生的帥哥,在那邊操著行云流水的法語講電話,我老覺得我們倆的職位應該換一下才對。
歐洲人積習難改,敢把‘房子越老越好,老婆越新越好’這樣囂張的口號放在嘴上。他們愣是舍不得把那點破爛拆了來個修舊如舊什么的,搞得你在古堡里面一覺睡醒,時空錯位,不知今夕何夕。進而得隴望蜀起來,巴不得路上往來的只有馬車,而梵高的背影,還滄桑依舊的在街那頭漸行漸遠。
不過,會錯位的只有外來的旅者,他們自己雖然也住在老石頭房子里,什么是新的好,什么是舊的好,什么東西該怎么保存,可是一門兒清。比如說,運河上的紅燈區(qū),改了多少朝換了多少代,還是經營得長盛不衰。
據說,不聲嘶力竭的愛死蘇東坡,在中國就不會被承認是真正的文人。那么,不拿雅俗共賞的梵高說事,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很不荷蘭呢?總是有一些人和物,被當作某種文化的名片,怎么看他,每個人有自己不一樣的角度。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