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摩洛哥 > 正文
身材嬌小的小毛驢穿梭在老城狹窄的街道中
盡管如此,身材嬌小的小毛驢在老城中也并非無往而不勝。這里有許多街道和巷子,如果你沒有親眼看見是絕想象不出那會是一條路,這種路窄到一個體態(tài)微胖的人通過都有困難,是名副其實的“一線天”。但路上的人家都有門牌,這點清楚地表明了它是非斯老城一條有名有姓的道路。這樣一條路的盡頭往往別有洞天。
我曾被一隊馱著羊皮的小毛驢逼近了這樣一條“一線天”,哪想到鉆出了這條黑巷竟是片專門制作和出售皮貨的街區(qū)。這里的街道上舉目皆是具有當?shù)貍鹘y(tǒng)款式和鮮艷色彩的皮包、皮鞋、皮帽和皮衣。我信步走進一家皮貨店,發(fā)現(xiàn)它的背后竟是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露天染房,寬大的庭院中有上百口露天的染池,一些工匠正在染羊皮。染房的空氣中彌漫著皮革、煙草、淤泥和一種怪異的氣味,店里的一個伙計告訴我,這股怪味是鴿糞的味道,它是以傳統(tǒng)工藝染皮時必不可少的添加劑。
非斯的傳統(tǒng)皮革制品在北非享有盛譽,而制作它們的每一道工序至今依舊嚴格地按照傳統(tǒng)工藝進行著,這種對傳統(tǒng)生產方式的堅持是非斯皮貨質量的保證。我在非斯的那個星期里參觀了老城中許多皮貨作坊,發(fā)現(xiàn)那里的一切均是以傳統(tǒng)手工完成的。惟一稱得上“現(xiàn)代化”的工具就是幾臺絕不算新的縫紉機和一個個可口可樂玻璃瓶,據(jù)說這種玻璃瓶用來鞣皮極為順手。
如果說非斯人對工藝品的生產堅持傳統(tǒng)有一定的商業(yè)考慮外,老城居民的日常生活卻完全是傳統(tǒng)習慣的延續(xù)。
非斯老城悠然的生活基調
這里沒有汽車,一切貨物都需肩扛手提。許多家庭都需在公共汲水池中獲取生活用水。人們將在家中準備好的面包坯一筐筐地搬去社區(qū)中的公共面包房,付上極少的加工費請這里的面包師傅烤出三餐的口糧。每個社區(qū)的公共面包房不僅為社區(qū)居民們提供著新鮮的面包和糕點,它也是家庭主婦們談天說地、蠻短流長的重要場所。而非斯的面包師們也是全城消息最靈通的人士。
非斯老城的生活就悠然在永無休止的敲打聲中和抑揚頓挫的吆喝聲里,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沒有人在這里求快,人們認真敲打著一只只銅盤,仔仔細細地為雞蛋討價還價,一步一個腳印地過著日子。其實,正是非斯人這種秉持傳統(tǒng)、認真生活的態(tài)度造就和延續(xù)了非斯的傳奇。
然而,當你一步踏出古城門,一個活生生的、21世紀的非斯就會迎面向你撲來。高速公路上到處是高速行駛的機動車,色彩鮮艷的法語廣告牌似乎在提醒著每一個人摩洛哥曾經遭受法國殖民的那段痛苦歷史,F(xiàn)代化的辦公樓、酒店、咖啡館,還有北非那燦爛奪目的眼光,總讓我有時光錯位的異樣感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