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摩洛哥 > 正文
俯瞰非斯老城全貌
根據(jù)傳說,巴格達阿巴斯王朝的穆萊·伊德里斯二世在公元9世紀前后為了建立一個新的穆斯林王國而來到了這片水草豐盛的谷地中。在為新國都挖掘地基時人們出土了一把金斧頭。在阿拉伯語中“斧頭”被稱為非斯,古城便因此得名。
今天的非斯老城延續(xù)著1000多年前的城市格局,踏進它陰暗、嘈雜和狹窄的街道,猶如被蒙上雙眼走進了一片深邃神秘時空中。這里沒有為吸引游人而特地營造的古意,歷史和現(xiàn)實水乳交融,又涇渭分明。不用多久你就會發(fā)現(xiàn),那份深邃神秘的背后其實就是滄桑歲月的歷史沉淀和摩洛哥人秉持傳統(tǒng)的堅持精神。
非斯老城生活寫真
非斯老城中處處是驚異。宏大古老的清真寺就隱藏在狹窄的老街邊,從厚重的木門向里望去,鋪著藍色馬賽克瓷磚的庭院寬廣而寧靜,幾位信徒在庭院的樹蔭下閉目祈禱,滿街的喧囂早被他們拋到了九霄云外。而菜市場邊那僅有一間屋大小的古蘭經(jīng)學堂里正值課間休息,學習古蘭經(jīng)的孩子們與普通學校的孩子并沒有什么兩樣,他們盡情地嬉戲打鬧著,歡聲笑語融入菜市的陣陣叫賣和吆喝中。
非斯曾是北非穆斯林世界的教育中心。世界上最早的伊斯蘭大學就曾誕生于此,那時,來此求學的人們不僅來自阿拉伯世界,更有許多學者來自歐洲大陸。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為研讀古蘭經(jīng)而來,昔日伊斯蘭世界在數(shù)學、醫(yī)藥和天文學上的成就曾使古老的歐洲望其項背。非斯在后世便有摩洛哥伊斯蘭文明起點的美稱。今天,盡管西式教育已經(jīng)在非斯普及,但許多家庭依舊選擇古蘭經(jīng)學校為兒童的啟蒙之地,規(guī)模不一的古蘭經(jīng)學校、學院成為許多非斯的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第一座學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