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羅倫薩-三個廣場與七個巨人http://tour.sina.com.cn 2008年08月26日18:31 新浪旅游
出羅馬城向北方行駛,跨越意大利中部連綿的亞平寧山脈,在長滿綠油油的葡萄藤和橄欖樹的山坡和田野中逶迤穿行,風情萬種的佛羅倫薩城市就在眼前了。 如果說你在羅馬體會到一種逾越千年的強悍的霸主之氣、大王之風的話;那么,充溢著佛羅倫薩街頭巷尾的,更多的是一股慵懶、閑適的鄉(xiāng)村貴族的情調(diào),是濃濃的如同意大利著名的卡布其諾咖啡味道般的文化氣息在飄逸。 就是在這座城市那一幢幢古舊的、低矮的、紅頂黃墻的老宅里,500年前,走出了一個個驚天動地的巨人,讓全世界為之側(cè)目,讓這個城市從此天下聞名。 一 在佛羅倫薩市區(qū)南端的山坡上,米開朗琪羅廣場的石墻邊,游人可以俯視阿諾河北岸被托斯卡納群山圍繞著的佛羅倫薩老市區(qū)。 藍天下,對岸一幢幢低層古老民居與圣瑪麗亞大教堂的那凸起的巨型圓頂及喬托鐘樓的高大方頂錯落有致、交相輝映,蜿蜒穿城而過的阿諾河和河上的一座座橋梁也歷歷在目。 廣場中央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青銅鑄造的高大的大衛(wèi)像。 大衛(wèi)相貌英俊、目光堅毅、身材魁梧,是力量與正義的象征。米開朗琪羅(1475-1564)在雕刻大衛(wèi)像的時候,刻意把人物的手和腳拉大和拉長,給人以更非凡的氣勢。后人評價,“從大衛(wèi)身上我們看到了人的理想,人的尊嚴,人的意志! 可以想象,當這個高達 5.5米的男性裸體巨像樹立在15世紀的佛羅倫薩古城并作為佛羅倫薩共和國的象征,對奉行禁欲主義的教會給予的挑戰(zhàn)和震撼。大衛(wèi)像的原作是用純白色大理石雕成,在米開朗基羅廣場的銅像和烏菲茲美術(shù)館旁邊石像的都只是復制品,原作現(xiàn)存在佛羅倫薩藝術(shù)學院畫廊之中。 從23歲創(chuàng)作出《哀悼基督》開始,到80多歲還在不眠不休地設(shè)計圣彼得大教堂。他的代表作還有世界美術(shù)史上最大的壁畫之一——《創(chuàng)世紀》、雕塑《垂死的奴隸》、《被縛的奴隸》、《摩西》、壁畫《最后的審判》等。 這些作品體現(xiàn)了“一股象颶風一樣兇猛的強大生命力”,在這些呼之欲出的人物群象中,他傾注了怎樣的悲劇性的激情! 從羅曼·羅蘭的《米開朗琪羅傳》中我們知道,米開朗基羅的痛苦來自他充滿矛盾的靈魂:他既無殘疾,也不貧窮。他出身佛羅倫薩的名門望族,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養(yǎng)和藝術(shù)功底。但他的祖國多災多難,外族入侵,人民被奴役,他的心血之作一次又一次被毀于戰(zhàn)亂。他非常富有,每完成一部作品,他都會獲得一大筆酬勞,但他卻過著像窮光蛋一樣的生活,只吃面包,喝點葡萄酒,每天只睡幾個小時;他驚人的長壽,一生渴望愛情,寫出大量火熱純潔的十四行詩,但他卻終身未婚,孤單到老。。。。。 在一首詩中,米開朗琪羅曾這樣描寫自己的個性和作為藝術(shù)家的人生: “燃燒著的硫磺般的心,沒有向?qū)У撵`魂,無法約束熾熱的意愿,激情迸發(fā)出惱人的傲慢。如果我為藝術(shù)而生,從童年起就成為美的犧牲者,應(yīng)該譴責那使我生而為之效勞的女神! 二
【發(fā)表評論 】
更多關(guān)于 佛羅倫薩 的新聞精彩旅游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