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沐澗寺導(dǎo)游 | ![]() |
通闊30米,進(jìn)深百余米,寺中有簫上人(然)的禪房。全寺4600多平方米。沐澗寺四周峻拔千仞,高峙群峰,溪流洄谷,萬木崢嶸,四籬蒼郁,百鳥爭鳴,是天功人合的旅游資源。忘歸亭在沐澗寺溝底,谷底有“忘歸亭”三字。忘歸亭是上沐澗山的唯一通道,奇峰環(huán)擁,幽翠逼天,宋代創(chuàng)建。倒書碑在沐澗寺大殿左側(cè),高三米多,草書。此碑為王鐸在酒酣中,揮筆由后而前倒書成篇,但文意仍正讀。是石刻中罕有的珍品。青龍泉在灑澗寺與大仙掌之間,泉出山腳,注入仙神河。
沐澗寺地處名山,環(huán)境幽美,泉出圣水,穿流寺中,兩側(cè)竹樹花卉蔭合,。在其西南1.5公里處有西石甕。西石甕位于山澗之盡頭,圓形,上小下大,游人至此,如在甕中,故名。四周壁上,唐宋以來歷有題記。在澗與仙神河交匯處,有鳴玉亭。
沐澗寺是自唐以來的佛道勝地,石刻題記猶多,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是一處獨(dú)具秀,幽風(fēng)格的景點(diǎn)。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