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導(dǎo)游 | ![]() |
柏孜克里克,維語“山腰”之意,突厥語為“裝飾繪畫”之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又叫寧戎窟寺,坐落在吐魯番市東45公里火焰山中段木頭溝河谷西岸的懸崖上,南距高昌15公里,是新疆境內(nèi)較大的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共有洞窟 83個,現(xiàn)存57個,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總面積達(dá)12O0平方米,是吐魯番現(xiàn)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畫內(nèi)容最豐富的石窟群。
坐落在吐魯番市東45公里火焰山中段,木溝河谷西岸的懸崖峭壁上,南距高昌古城僅15公里,是新疆境內(nèi)較大的的著名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鑿于南北朝后朝,歷經(jīng)唐、五代、宋、元朝,始終是西域地區(qū)的佛教中心之一。原共有洞窟83個,現(xiàn)存的57個中,有壁畫的為40個,壁畫總面積1200平方米,壁畫內(nèi)容主要有,以大型立佛畫像為中心的“佛本生經(jīng)變”故事畫、佛教故事畫、因緣故事畫以及千佛像等,目的是頌揚佛法,供善男信女禮拜瞻仰;佞X高昌是該石窟群最繁華的時期。公元13世紀(jì)末,高昌王室東遷甘肅永昌,加之伊斯蘭教傳入吐魯番后,佛教漸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隨之衰落,在異教沖突中遭到毀壞,壁畫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本世紀(jì)初,又屢遭不良洋人盜劫破壞,雪上加霜,面目全非。盡管如此,劫余的佛座華麗精致,殘余的壁畫內(nèi)容豐富,多采多姿,仍不失為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文化藝術(shù)寶庫。
饅頭山 |
![]() |
云梯 |
![]() |
千佛洞 |
![]() |
交河故城 |
![]() |
坎兒井民俗園 |
![]() |
蘇公塔(額敏塔) |
![]() |
吐魯番博物館 |
![]() |
阿斯塔那古墓群 |
![]() |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
![]() |
高昌故城 |
![]() |
克爾堿旅游區(qū) |
![]() |
庫姆塔格沙漠 |
![]() |
沙漠植物風(fēng)情園(3A) |
![]() |
吐峪溝麻扎村 |
![]() |
托克遜雅丹 |
![]() |
艾丁湖 |
![]() |
郡王府 |
![]() |
蘇公塔禮拜寺 |
![]() |
維吾爾古村 |
![]() |
盤吉爾怪石林 |
![]() |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