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達慕大會
又稱蒙古游戲節(jié),是蒙古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大致在農(nóng)歷七、八月份這一水草豐茂、牛羊肥壯的季節(jié)舉行。那達慕是蒙古語,意思是“娛樂”或“游戲”。
除了文體娛樂活動外,那達慕又是農(nóng)牧物資交易會。還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飲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等。
正月十五鬧元宵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包頭人俗稱正月十五鬧元宵,“鬧”包頭土語就是搞“紅火”。正月十五及前后兩天,全城搭起宮棚,晚間在棚前壘“旺火”,還有鼓匠輪班吹打。娛樂活動有睬高蹺和小車會。
歡喜春節(jié)
過春節(jié),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
節(jié)前;人們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備下羊肉和各種奶制品,加上幾壇上好的美酒。
除夕;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guī)要多吃多喝一些。除夕人們還紛紛地向長輩人敬“辭歲酒”,圍坐吃餃子,!案吕ā(下棋),還要聽藝人說書,通宵不眠,沉醉在歡樂之中。
初一;一大早身著各色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村鎮(zhèn),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給長輩叩頭祝愿,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有的還邊歌邊舞,串包男女利用這個機會賽馬,很是熱鬧。
馬奶節(jié)
蒙古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以喝馬奶酒為主要內(nèi)容,故名。通常在農(nóng)歷八月下旬舉行,日期不固定,為期一天。為歡慶豐收,彼此祝福,除準備足夠的馬奶酒外,還以“手扒肉”款待賓客,并舉行賽馬活動、請民間歌手演唱祝詞、向老蒙醫(yī)獻禮等。
燃燈節(jié)
每年農(nóng)歷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當天的娛樂活動有賽馬、賽駱駝、摔跤、射箭射擊、拔河、民間歌手彈唱、民間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