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場2 南丫島
唯一不變的是阿婆豆腐花
早在五六年前,就接觸過南丫島。那時候,內(nèi)地也興起一股“南丫島熱”:很多有錢人把小島當做香港邊上的世外桃源,他們紛紛到島上居住、開店。幾年過去,“南丫島熱”銷聲匿跡。重游南丫島,感覺到的變化還是比較明顯,比如越來越多的香港人,習(xí)慣把家安在島上,每天坐渡船上下班,甚至越來越多的香港年輕人把工作辭掉,潛身在島上打零工,搞創(chuàng)作。
唯一不變的是阿婆豆腐花的味道和口感。Michael楊說:還是一如既往的“滑”。
炎熱的中午時分,要說南丫島最熱鬧的地方,不是開闊的比基尼海灘,也不是拍檔海鮮店和小玩意集市,而是阿婆的豆腐花檔。光顧豆腐花檔的除了本地人,還有很多外國人以及口音頗濃的臺灣地區(qū)美眉。唯一的遺憾是豆腐花的主人這一天不在,食客都在打聽:阿婆今天怎么不來。
阿婆叫程寶,已經(jīng)七十多歲,是陸豐人,1966年和劉姓丈夫偷渡來到香港,因有親戚在南丫島,便在此登船落腳,最初以種菜維生,直至七十年代才開始兼賣豆腐花幫補生活。做豆腐花的重任,其實幾十年來都是由阿婆擔當,阿公只在旁邊幫頭幫尾。做豆腐花的技術(shù),是她在鄉(xiāng)間跟哥哥學(xué)的,如今大部分工序仍依靠人手,唯一進化了的是石磨換成了電磨,省了點力氣。
每天清晨七點左右,島上阿婆豆腐花檔對面的石屋響起了工作的聲音,那是阿婆和阿公起床做豆腐花的時刻,幾十年來,除非下大雨,否則連年初一也不會停息。
幾十年過去,阿婆的攤檔仍然生意好,可見她的豆腐花并非浪得虛名。據(jù)說別人都是前一天晚上浸豆的,但是阿婆擔心隔夜的豆味會變淡,寧愿半夜三點起床浸豆,浸完豆再去睡。黃豆要浸四個小時才發(fā)脹得剛好,磨出來的豆?jié){帶少許粘稠,特別容易撞豆腐花。
借吃豆腐花的時間,聽人講了阿婆豆腐花的制作秘笈,不知道真假:阿婆的豆腐花,出名在滑;拿卦E,原來就在那塊阿婆自制的像面粉袋般的布,這布攤開扣在一個懸吊的十字木架上,豆?jié){倒進,布就墜成一個鼓鼓的大包,人推著木架篩隔,一條幼細的豆?jié){便從布孔縫里慢慢溢出,布孔綿密,比離心機的鋼篩更勝一籌。因為機器的空較疏,會過濾得不干凈,豆腐花就不夠滑。過濾過的豆?jié){,阿婆會再煮一次,直至草青味去掉。
[攻略]
交通
從中環(huán)坐船出發(fā),只需半個鐘左右。
其他推薦
南丫風采發(fā)電站
地址:南丫島大嶺
交通(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wǎng):中環(huán)四號碼頭搭乘渡輪往榕樹灣,由碼頭往洪圣爺灣方向,步行約30分鐘。
南丫島漁民村
地址:南丫島索罟灣養(yǎng)魚區(qū)
交通(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wǎng):可于南丫島索罟灣公眾碼頭乘接駁穿梭船約1分鐘到達。
南島書蟲
不是推薦在這里看書,而是推薦在這里吃飯。這里的素菜很有特色,還量多,比較實在。但周末的中午要提前到,否則很難有位。
地址:離輪渡碼頭不遠
其他離島推薦
長洲島
因為狀似啞鈴而又被稱為啞鈴島,是離島區(qū)中人煙最稠密的島嶼。島上除了有消防局、警局和醫(yī)院,還設(shè)置有學(xué)校、公共屋邨和綜合大樓等基建。作為香港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島上有不少觀光名勝,例如有張保仔洞、北帝廟和長洲石刻等等,而渡輪碼頭沿岸一帶則海鮮食肆林立。此外,長洲每年均會舉辦盛大的太平清醮,這項活動是長洲最大型的傳統(tǒng)節(jié)目,每次均吸引大批人士慕名參觀,這個活動很值得參與。住宿方面,是香港離島中比較成熟的,在島上除了有不少青年旅舍和度假屋,還有不少歐美式度假旅館。
采寫:南都記者 陳堅盈 實習(xí)生 徐子敏 攝影:南都記者 黃集昊
相關(guān)閱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