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泡一壺茶,那叫解渴;到茶館要一杯茶,那才叫生活。成都人在說到茶館時,愛用一個詞,叫做泡茶館。一杯茶,坐上那么幾個時辰,這就叫泡,否則只是牛飲。從某種意義上講,茶館和生活都像美人,都是用來泡的。
神經般遍布全城的茶館,它對成都人性格的影響無疑是潛移默化,它使這座城市的人健談、風趣、和善,同時也帶有程度不同的狡黠。當然,更本質的可能是,這種緩慢的節(jié)奏,使他們對生活總是抱有常人難以理解的通達和樂觀。
那些為滋味折腰的文化人
很多年前,具體地說是1600年前的晉朝,一個叫常璩的四川崇州人,寫過一本叫《華陽國志》的地理著作。在這部著作中,他給四川人把了脈,認為“蜀人好辛香,尚滋味。”轉瞬之間,1600年,差不多也就是60代人的時間過去了,天地玄黃,巨變滄桑,但四川人對于好滋味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卻一點也沒變。
諸種菜系之中,與粵菜、魯菜、淮揚菜相比,川菜是最草根的,它所采用的原材料,幾乎沒有特別貴重之物。但與此同時,川菜也是最民間的和最具生長性的——有多少悲傷的胃,因為遠離了故鄉(xiāng),從此就把對川菜的懷念當成對故國的追思呢?
在成都,有這樣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盡管川菜很底層、很草根,但與其他菜系相比,川菜可能也是與文化人關系最親密的。年代久遠一些的,像楊慎、曾懿、李調元、傅崇榘等,他們都有與飲食相關的著作。至于老成都李吉力人,他既是一個因多種原因一直沒得到真正認可的大作家,同時也是一個川菜美食家和精明的餐館經營者。上世紀四十年代,他在成都開辦的小雅曾經名噪一時,入川的大多數(shù)文化名人都是其座上客。甚至,像鬧革命的車耀先烈士,也開過一家叫努力餐的川菜館。直到今天,這家已有七十多年歷史的餐館仍然在營業(yè),仍然在把那些叫回鍋肉,叫魚香肉絲,叫糖醋魚的家常滋味整治得風生水起。
可能正是潛藏了這種君子近庖廚的傳統(tǒng),在當代,成都仍然是文化人涉獵餐飲業(yè)最頻繁的城市。
李亞偉是著名的莽漢派詩人代表,想當年,他以一首《中文系》震動詩壇時,不過二十多歲。后來,李亞偉漂流北京,做了獨立出版人,出版過不少精彩的或者不那么精彩的書。在做出版人的同時,圈子里的朋友都知道,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位于華西醫(yī)院背后的香積廚的老板。那是一個有池塘、假山和小樹林的所在,經營菜品以川東菜為主。前來這里的客人,有相當一部分是成都或外地的詩人、藝術家。如果把這些人的名字排列出來,很可能就是一部詩壇加藝壇點將錄。
現(xiàn)在,李亞偉的香積廚已然化蛹為蝶——從居民小區(qū)的包圍圈中撤退到修葺一新的寬巷子。仿古的院落里,立著一些竹樹和石頭水缸,所有的窗戶似乎都通向古意盎然的“舊社會”。沒人的時候,你極疑心從那扇古色古香的木門之后,就會走出一個名喚翠娥的丫頭,彬彬有禮地對你道一個萬福,用黃鸝般的聲音說,“公子,請到堂上用膳!
大概是為了和這份古意相吻合,李亞偉說他的香積廚主要經營古代的菜——什么是古代的菜呢?就是古人愛吃的菜。他那幾個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大師傅,他們的拿手好菜,都是從袁枚老師的《隨園食單》里偷師學藝來的。最近一次去香積廚,是一個有月光的晚上。夜已深,偌大的庭院里還有幾個人在喝酒,房頂高聳,如同受驚的貓的脊背,月光就從上面跌下來,摔得滿院子都是。如果臺灣那個姓林的作家在這里,一定會嚷著要溫一壺月光下酒。然我以為,與其溫月光,還不如炒幾個古代的菜下酒更成都。
與李亞偉多年來鐘情餐飲,甚至最后關了文化公司,一心一意經營香積廚不同。早年也寫詩的楊路的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某文化公司老總。不過,一不小心,他也經營了一家餐館。這家餐館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是小眾的,甚至可以說是私密的。它有一個奇特的名字,叫“木星16”。“木星16”大概是成都最高的餐館了,它高高在上,從它的窗口,可以俯看小半個成都南城。當你寫意地舉起酒杯,不經意地往窗外一瞥,下面是綠的樹,細的街,以及蟻群般的人流,那種奇妙的感覺,也許就是“欲知酒中意,勿與醒者言”了。
“木星16”很小,小到只有四間屋,兩張桌子!靶〉氖敲篮玫摹保@句話本是著名的舒馬赫說的,楊路把它奉作設計“木星16”的座右銘。果然,那些精致入微的細節(jié),具體、生動,卻又透出一種低調的品質,就像楊路強調的那樣:“要像裝修書房一樣裝修廚房。”——現(xiàn)在你也許明白了,在一個裝修得像書房一樣的地方喝酒,那酒才能叫做小酒,也就是從前那個叫白樂天的家伙寫給好哥們兒劉禹錫的詩里表述過的意境: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李亞偉的香積廚和楊路的木星16之外,成都文人開辦的餐飲,眾所周知的至少還有翟永明的“白夜”——它是一個酒吧,已經有十年歷史,不少外地人到了成都,如果熱愛文學的話,多半會一路嗅著酒香而去;石光華的“上席”——石光華是寫詩的,后來寫川菜,再后來就開始經營餐館了。他的搭檔,是來自涼山的詩人吉木狼格,他會在酒后唱一支誰也聽不懂的歌;劉承志的“味典”——這是一家經營四川小吃的特色餐館,劉承志同時也是成都最著名的販賣古老的商業(yè)街——錦里——的操刀者。這些散布在街坊之間的文人餐飲,它除了提供具體的吃喝之外,還提供了一種情調,那就是讓這座城市到處都彌漫著商業(yè)時代罕見的文人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