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特色
黃鶴樓
1957 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占用了黃鶴樓舊址,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古黃鶴樓 “ 凡三層,計高 9 丈 2 尺,加銅頂 7 尺,共成九九之數(shù)。 ” 新樓要雄偉多了,加了層 5 米高的葫蘆形寶頂,樓共五層,高 50.4 米,比古樓高出將近 20 米。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筑。整個建筑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古樓底層 “ 各寬 15 米 ” ,而新樓底層則是各寬 30 米。因此,黃鶴樓不是修復,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樓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據(jù)現(xiàn)在的需要和人們對審美觀點的變化來設計的。新黃鶴樓比舊樓更壯觀。這是因為飛架大江的長江大橋就橫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則是這 24 層的晴川飯店。這一組建筑,交相輝映,使江城武漢大為增色
黃鶴樓內(nèi)部,層層風格不相同。底層為一高大寬敞的大廳,其正中藻井高達 10 多米,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 “ 白云黃鶴 ” 陶瓷壁畫,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楹聯(lián):
爽氣西來,云霧掃開天地撼;
大江東去,波濤洗凈古今愁。
黃鶴樓的建筑特色,是各層大小屋頂 , 交錯重疊,翹角飛舉,仿佛是展翅欲飛的鶴翼。樓層內(nèi)外繪有仙鶴為主體,云紋、花草、龍鳳為陪襯的圖案。
第一層大廳的正面墻壁,是一幅表現(xiàn) “ 白云黃鶴 ” 為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四周空間陳列歷代有關黃鶴樓的重要文獻、著名詩詞的景印本,以及歷代黃鶴樓繪畫的復制品。
二樓大廳正面墻上,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瑾撰寫的《黃鶴樓記》,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樓記兩側(cè)為兩幅壁畫,一幅是 “ 孫權(quán)筑城 ” ,形象地說明了黃鶴樓和武昌城相建誕生的歷史;另一幅是 “ 周瑜設宴 ” ,反映三國名人去黃鶴樓的活動。
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 “ 繡像畫 ” ,如崔顥、李白、白居易等,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
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為幾個小廳,內(nèi)置當代名人字畫,供游客欣賞、選購。頂層大廳有《長江萬里圖》等長卷、壁畫。
走出五層大廳的外走廊,舉目四望,視野開闊。這里高出江面近 90 米,大江兩岸的景色,歷歷在望,令人心曠神怡。黃鶴樓所在的蛇山一帶辟為黃鶴樓公園。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還有一些牌坊、軒、亭、廊等建筑。有一個詩碑廊,收藏著許多刻有歷代著名詩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帶的古代景點都將陸續(xù)修復。
周邊景點黃鶴樓景區(qū)的景點分布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 武漢先月亭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 武漢植物園 鵝池 岳飛銅像...
交通指南
電車1路短途 漢陽文化宮————黃鶴樓————水果湖
10路 武昌火車站→千家街→首義路→黃鶴樓→龜山→古琴臺→武勝路(新華書店)→航空路→青年路→機場河→常青路→漢口火車站
有條件的話可以自己開車去。
春意漸濃,日遲風拂,正值老年人游園賞花、暢游寶島、追今撫昔紅色游好時節(jié)... |
推開門窗,跟著花花草草來個零距離接觸,讓我們一起賞花踏青去,跟著花花草草浪漫逃亡... |
|||
2009年4月11日-4月20日,中國國內(nèi)旅游交易會將在大連舉行... |
恍如與世隔離凈土上,每一片樹葉化身一個精靈,原始你的感官,開始找尋屬于自己的烏托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