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人歡天喜地鬧新春的時候,亞洲一些國家的民眾也以特色民俗活動辭舊迎新。這些地方的年俗各具特色,親友團聚的溫馨、“拜大年”的喜慶熱鬧讓人們品足了年味兒。
朝鮮人拜年講禮數(shù)
拜年是朝鮮年節(jié)習俗中的重頭戲。年初一一大早,一家人很早就起床,穿上新衣,尤其是小姑娘大多穿上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顯得活潑可愛。拜年活動從祭祀祖先開始,祭祀桌上擺著各種食品和酒類,一家人給已故的祖先磕頭致意,然后給家里的長輩一一拜年。晚輩們要按輩分和年齡順序給長輩們行磕頭大禮,并祝長輩們健康長壽,長輩們準備一些簡單的禮物給晚輩,并給孩子們一些壓歲錢。向鄰里的長輩和老師拜年也是不可缺少的,這反映了朝鮮尊老愛幼和尊師重教的美風良俗。朋友和鄰居之間拜年時會相互說些祝福和鼓勵的話。
韓國人重祭祖盡孝
比起年三十的守歲,韓國人更重視年初一的“祭禮和歲拜”儀式。人們會按家譜排位擺放祖宗的牌位或畫像,在供桌上擺好各式供品。供品嚴格遵守“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生東熟西”和“左飯右羹”等規(guī)矩擺放。全家身著傳統(tǒng)民族服裝,依次向祖先磕頭行禮。
越南人過年守歲
越南人除夕夜也有守歲的習俗。正月初一零時一到,越南民眾就開始祭拜神靈、供奉祖先。象征天地五行的五果盤是必不可少的供品,既表達對祖先的感謝,也有希冀新年如意、安康和好運的意思。拜供之后,人們攜家?guī)Э诨蚝襞髥居,前去寺廟上香祈福,還會從寺廟里的樹上折下一段長著新芽的樹枝,回家后虔誠地擺放在供桌上,此舉被稱為“請祿”,越南人認為這樣會給家庭帶來好運。
柬埔寨華人去寺廟請香
除夕夜,柬埔寨華人通常去廟里請香,作為原住民的高棉人因信奉佛教也逐漸接受了這一風俗。每年除夕晚上10時左右,華族和高棉族的善男信女便會到首都金邊鄰省干丹一個俗稱大金歐的地區(qū),那里有一座保生大帝廟位于湄公河的支流百色河畔,因其歷經(jīng)戰(zhàn)亂仍保存完好受到人們的信奉。
印尼華族重傳統(tǒng)
印尼華族保持著原汁原味的春節(jié)習俗,農(nóng)歷春節(jié)期間家家張燈結(jié)彩、老少團聚,長輩給晚輩發(fā)紅包必不可少,前去廟宇燒香敬佛也是重要內(nèi)容。印尼華族過春節(jié)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全家一起吃年夜飯。
新加坡人拜年“換橘子”
地域小、交通方便的新加坡保留著正月里親戚朋友互相登門拜年的習俗。大年初一去拜年,大人小孩都會“穿新衣,戴新帽”,并帶上兩個柑橘作為賀禮,寓意“大吉大利”、“兩粒黃金”和“好事成雙”,主人也要回贈給客人兩個柑橘,新加坡人俗稱“換橘子”。
我國勞動人民發(fā)現(xiàn)和應用溫泉治病,已有數(shù)千年的悠久歷史。早在先秦的《山海經(jīng)》里就有了"溫泉"的記載... |
全國鐵路春運方案出臺后,預計發(fā)送旅客同比增長8%。針對明年春運客流可能嚴重疊加的可能性,鐵路部門將安排319對臨客列車……... |
|||
在廣大網(wǎng)友支持下年假計劃征集已順利結(jié)束。從所有參選的計劃中評出的30名入圍獎現(xiàn)已分別展示在... |
自然降下冰雪,并非帶來寒冷而是解放人們心中的火焰。通曉自然智慧的人們建造各種自我解放的游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