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3年后,歌劇才借由一場婚禮從文藝青年的沙龍里跳脫出來。1600年,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終止了他的第一段婚姻來到佛羅倫薩,迎娶托斯卡納大公之女,以美貌著稱的瑪麗o美第奇。瑪麗的嫁妝之一——由美帝奇宮廷樂師們演出的歌劇《尤麗狄茜》成了這段婚姻流傳至今的信物。這大概不是一段美好姻緣,而更多地被描述成一樁交易或陰謀。當年的婚禮上,尤麗狄茜在黃泉路上悲傷地唱“啊,那甜蜜又辛酸的模樣”。10年后,瑪麗終于得到了“法國皇后”的頭銜,但僅僅過了一天,她的丈夫亨利四世就撒手人寰。
米蘭:不是故鄉(xiāng)勝似故鄉(xiāng)
很多人的一生中,都曾被另一個他鄉(xiāng)滋養(yǎng)。它帶來見識、機遇,并最終成就了一個人的歷史。歌劇也一樣。米蘭之于歌劇,就如同倫敦之于莎士比亞,以至于今天我們說起歌劇,尤其是意大利歌劇,竟少有人記得它祖籍佛羅倫薩成長于威尼斯,而是直接跳到18世紀的米蘭。
斯卡拉歌劇院,這座歌劇史上里程碑似的建筑曾毀于火災,曾毀于戰(zhàn)爭,歷經兩個多世紀仍擁有“世界上最完美歌劇院之一”的頭銜,每年的演出季首場演出更是全球歌劇迷心中最具分量的經典。
住在米蘭,我無數(shù)次地路過它,這座正門其貌不揚的宏偉建筑是米蘭人不可動搖的文化圣殿。它是當今著名歌劇院中最老的一座,它驕傲地自稱“La Scala”,是名稱里不需要“歌劇院”這個詞的唯一一座。我兩次企圖走進它:2009年秋天的下午和遠道而來的好友守在售票處門口,沒有等到一張開場前的站票。2010年的春天天不亮就去排隊買“Scala under 30”青年折扣票,人山人海中再次與它失之交臂。
誠然,游客們可以花5塊錢買一張斯卡拉博物館的門票進去參觀,我卻固執(zhí)地認為沒有歌劇的斯卡拉就沒有生氣。內場穿著禮服正襟危坐的太太,樓上站位拿著望遠鏡喊出第一聲“Bravo”的發(fā)燒友,包廂里看不清面目的名人政要……種種角色都因舞臺上的一小段時光而聚集,其中的“范兒”是面對一座空蕩蕩的“歌劇院”時無法想象的。
其實斯卡拉歌劇院可以算作意大利人散漫天性中為數(shù)不多的一個例外。1943年8月15、16日兩晚,刺耳的空襲警報劃破米蘭的夜空,繁榮了兩個多世紀的斯卡拉歌劇院在盟軍的炮火之中化為瓦礫。然而戰(zhàn)爭還沒結束,國王沒有下臺,意大利共和國幾個字還沒寫上選票,米蘭人已經開始籌備修復他們的文化圣殿。熬過了戰(zhàn)后最艱難的兩年,“La Scala”成為第一批從斷壁殘垣中重生的建筑。
1946年5月1日,傳奇首席指揮托斯卡尼尼再次站在斯卡拉的指揮席上,第二次宣告斯卡拉歌劇院從戰(zhàn)爭的陰影中走出。當絲絨大幕徐徐拉開時,這位80歲的老人和臺下經歷滄桑的觀眾看到的是一個時代的重啟還是結束呢?60年后的今天再回顧便會知道,歌劇院可以浴火重生,音樂與文化的發(fā)展卻必然由單一的潮流挾裹著年輕人向另一個方向走去。但在當時,斯卡拉仍是榮耀的殿堂,甚至很快迎來了歷史上最后一位歌劇女王——瑪利亞 卡拉斯。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