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開小貨車載我們回他的家—野銀部落。島上總共有六個部落:漁人、紅頭、椰油、朗島、野銀和東清,由一條全長34.8公里的環(huán)島公路串連起來。這次我們選擇住在野銀部落,是因為村里有島上保存得最完整的傳統(tǒng)地下屋群,而二哥的民宿,還開放一間傳統(tǒng)屋給客人住宿。之后的幾天,傳統(tǒng)屋將會是我們的居所。
島上流傳一段有關飛魚的傳說:雅美族的祖先捕獲了一條長翅膀的魚,他把這條魚與螃蟹、蝦子、貝類一起烹煮,怎料全家吃后身上長出惡瘡,奇癢無比。晚上飛魚之王“黑翅飛魚”報夢給祖先,對他說:“你以后抓到飛魚,必須跟其他漁獲分開煮食,以免斷絕飛魚的食物來源,而且要用專門的鍋子和盤子。明天你去海邊,我將教你捕飛魚的時間和禁忌!
祖先醒來后去到海邊,果然看見飛魚之王。飛魚之王教他認識不同種類的飛魚,告訴他招魚時要以銀盔和雞血向大海召喚飛魚,捕魚時要盛裝打扮,飛魚季期間不能射魚,捉回來的魚要依肉質(zhì)分為男人魚、女人魚和老人魚(腥味較重的魚給男人吃,肉質(zhì)鮮嫩的給女人吃,具有毒性或少見的給老人吃)等等規(guī)矩。直到今天二十一世紀,雅美族依然遵守與飛魚之王的約定,虔敬地對待上天送給他們的飛魚禮物。
飛魚在雅美族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我也蠢蠢欲動想要親手活捉飛魚。傍晚,二哥和堂弟帶我去龍門港口,體驗撈飛魚的滋味。
船夫把小艇開到離開碼頭一段距離后,叫我一起站在船頭,把長柄網(wǎng)交給我。我在高速行駛的小艇上左搖右擺,反觀船夫卻穩(wěn)如泰山。他用頭燈掃射海面,不出一會就照出一條飛魚。我馬上把網(wǎng)放在水里,想要從后緊貼飛魚,趁機把牠撈起來,牠卻敏捷地左閃右避,船夫大叫:“不要把網(wǎng)放下海,飛魚會看到的!”我馬上把網(wǎng)提起來,飛魚果然聰明,知道有人在追捕牠,很快又消失于我們視線中。原來撈飛魚時動作要非常快,要一撈即中。我們僅靠頭上的一點光在海上搜尋這條機靈的魚,牠時而出現(xiàn)在船的右面,時而在左面,或是潛進更深的地方,就是讓你看到捉不到。終于在與船夫的合力下,才令牠乖乖落網(wǎng)。
上岸后,我們提著飛魚,開車去到海邊的一個小房子,這是二哥建到一半的小酒吧。他們說要水煮飛魚,因為我們這幾天吃煙熏飛魚干吃多了,要讓我們嘗一下飛魚的鮮味。
吃著新鮮的飛魚,喝掉一瓶又一瓶啤酒,我們從飛魚的味道一直聊到蘭嶼的發(fā)展。
“就讓它慢慢的來吧。這一刻要是把生態(tài)破壞了,將來你再花多少錢去補救,也回不了最初的樣子!碧玫苷f。
雅美人很知足,錢夠用,就好了。捕到的魚夠吃,就好了。他們不會貪心,甚在把漁獲平均分配給出海的船員,也把多余的漁獲分贈親友。大海是他們的冰箱,只要你會勞動,在蘭嶼就不會餓死,金錢在這里的意義不如城市般重。他們不會為討好客人的胃口而大量抓魚,也不會因為游客而違背島上的禁忌。對于來蘭嶼炸魚、毒魚的臺灣漁船,他們心生痛恨。因為他們深信,海洋是該被尊敬的。
面前的飛魚,有很多刺,肉質(zhì)尚算鮮嫩但不至于“美味”,但吃下去,我感覺到是在品嘗他們的文化,品嘗他們對海的虔誠。
收購而被過度捕撈,數(shù)量越來越少了。
相關閱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