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跳島游 (1) —— 澎湖:海石煉成智慧
澎湖列島是臺灣唯一島縣。我一直相信,住在上面的澎湖人是最聰明的海島居民。
這里的土壤太貧瘠,冬天的季風太強勁,但澎湖人世世代代堅守島上,以珊瑚筑墻防風,用玄武巖建成伸延海上的巨型石滬群來捕魚,發(fā)展出不一樣的文明。透過各種體驗,我們親歷澎湖人在海石之間煉成的智慧及文化。
步入二崁聚落,陣陣清香撲鼻,原來有人在曬一簍簍像子彈的“傳香”。這些都是由島上常見的野生植物“天人菊”、“野艾草”及“山芙蓉”的莖葉磨成粉末,手搓成柱香,曬干之后燃點,發(fā)出的草本熏香可以驅(qū)蚊、定神,環(huán)保又便宜。
一位老先生走出來,他是二崁協(xié)進會的理事長陳榮一,這些傳香都是他發(fā)明的。村里的中藥人才很多,那是因為清朝末年二崁聚落人數(shù)太多,年輕人都移民去臺灣島做藥材生意,很快就在南部的中藥市場打拚出頭,二崁也贏得“藥商搖籃”的美譽。但人口外流令村落逐漸凋零,傳統(tǒng)文化難以傳承,使一群后人包括陳榮一決定中年轉(zhuǎn)業(yè),回鄉(xiāng)整修恢復(fù)聚落舊貌,開辦民宿并舉辦文化體驗活動,把古厝變成常民生活館、褒歌館、童玩館等吸引游人,以觀光業(yè)活化小區(qū)。
小小的村落里有近幢古厝,熱情的陳榮一帶我們走了一圈,不難發(fā)現(xiàn)大部分古厝都是就地取材,用珊瑚化石(當?shù)厝朔Q為咾古石)和玄武巖建成,屋旁還有用同樣材料堆成的矮墻,包圍一塊塊農(nóng)田。這些高及肩膀的圍墻又叫“菜宅”,可以抵擋冬天強勁的東北季風,保護墻內(nèi)弱小的植物。不要小看這東北季風啊,刮起來可像臺風,當?shù)厝苏f,在風中騎機車很容易被吹歪,人也不能站穩(wěn)。
菜宅的咾古石之間不加水泥,因為通風所以在強風吹襲下依然牢固,而且還有一個作用:當要蓋房子時,就直接從菜宅上拿咾古石去當建材,那不就是一物二用嗎?由咾古石建成的房屋,也特別涼快。
村民都說:“我們澎湖人的農(nóng)業(yè)是離不開海洋的!”他們用海藻做肥料,用珊瑚化石做菜宅。農(nóng)漁相扣,是澎湖的一大特色。
在由古厝改建的二崁民宿一夜好眠后,我出發(fā)去白沙鄉(xiāng)的岐頭,去親身體驗澎湖特有的古老漁法—抱墩。
澎湖離不開海洋,討海的澎湖人為配合地理環(huán)境及不同季節(jié)、時間,演變出層出不窮的漁法。當天氣惡劣漁船不能航行,漁民還可以牽罟、抱墩、巡滬、定置網(wǎng)、海釣、拾螺。
臺灣是中國一個由島嶼組成的海上省份。全省由臺灣本島和周圍屬島以及澎湖列島兩大島群,共80余個島嶼所組成。陸地總面積35989.7573平方公里。其中,臺灣本島南北長394公里,東西最寬處144公里,繞島一周的海岸線長11..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