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風樹影、水清沙幼的“伊勒哇”
馬爾代夫(Maldives),由印度語Malodheep而來,為“花環(huán)”之意。全國有大小19組環(huán)礁組成,從空中俯瞰猶如19朵開在海中的花環(huán)。
“伊勒哇”是當?shù)谼hivehi語,就是島的意思。馬爾代夫是世界潛水圣地之一,只有澳大利亞的大堡礁(The Great Barrier Reef)才與之有一拚。
我們的高速快艇靠向碼頭時,度假村的經(jīng)理已經(jīng)在碼頭等候我們多時了。他個子不高、黝黑的皮膚、卷卷的黑發(fā)象是抹了很多發(fā)油,胡子經(jīng)過精心修飾,上身是墨綠色T shirt,一條米黃色的休閑褲下面的皮鞋擦得锃亮。一副英國紳士的做派。一見到我們,就連聲道歉,并拿出傳真原件,向我們驗證預訂房間時間的錯誤與他們無關。并保證我們在島上會得到非常周到的服務,如果升級房間的話,他會提供最優(yōu)惠的價格。(真是個精明的商人)既然事已至此,我還能說什么呢。見我們的怨氣消了大半,他讓侍者端上兩杯精美的飲料,并送上毛巾擦汗,然后帶我們到酒吧免費用餐,這時,我才感到非常餓。
Rannalhi的接客人碼頭是一個簡單質(zhì)樸的茅草亭子,后面的木制棧橋一直通到度假村的大堂。大堂其實是一間比較大的茅屋,三面立柱,沒有圍墻,正面是接待臺,外形是古代馬爾代夫漁船的模樣,大堂的地面不是大理石或木地板,而全是沙子,有員工定時用耙子將被踩得凹凸不平的沙子修整為平面。接待臺的側面有一個公告板,上面是付費娛樂項目的預訂單,你只要寫上自己房間號即可,你可以知道那些活動最受歡迎,那些鄰居與你有共同的娛樂需求,當然只要實際沒有發(fā)生,你可以隨時取消預訂。
我們用餐的酒吧建在海邊,與接客人的碼頭相望,是個可以三面觀海茅草亭子,在兩個側面?zhèn)修了一小段玻璃磚墻,晚上燈光打在上面非常好看。酒吧外面是一個木質(zhì)平臺建在海里,平臺上放有桌椅。供人飲酒觀海。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平臺有多個用途:桌椅收走后白天可以躺在上面曬日光浴,傍晚可以伴著夕陽跟隨酒吧里的音樂跳舞,也有人在此練瑜伽的。
坐在酒吧里,邊喝冷飲邊吃甜點邊欣賞周圍的海景。眼前海水的顏色令人難忘。最近處晶瑩剔透,五彩斑斕的小魚仿若懸在空中一般;稍遠處的海水青淡純凈、沁人心脾,如果說九寨溝的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那么馬爾代夫的水讓人覺得清新自然、心曠神怡。
Rannalhi很小,在馬爾代夫屬于四星級度假村,設施比五星級的要簡陋一些。沒有象有些島那樣的電動車接送服務,步行一會就到了我們的房間。我們訂的房間離大海的直線距離不足10米,一個玻璃折門正對大海,床單的花紋很有大海的氣息,躺在床上打開折門就可以聆聽大海的聲音,地面是棕紅色彩釉瓷磚,茶幾上放著迎賓果籃,電話可以直撥國內(nèi)(4刀勒/分鐘),有趣的是衛(wèi)生間放的手紙竟是國貨“白貓”牌(而且標識全是中文),在國內(nèi)只見過“白貓”洗衣粉,不曾想,他們的手紙更是漂洋過海遠銷馬爾代夫!與網(wǎng)上有些驢友所說的在馬爾代夫住70平米的大HOUSE相比,我們的房間不算大,但是恬靜舒適。門外的兩個物件很有海島的特色:一個是盛了水的陶盆,一個是木質(zhì)桁架。桁架是用來晾曬浴巾、泳衣的,浴巾由度假村提供,而泳衣則花花綠綠、爭奇斗艷,是Rannalhi的又一道風景;陶盆是為防止將腳上的沙子帶進房間涮腳用的,在Rannalhi的幾天中,我由衷地做了回“赤腳大仙”。除了有些地方要留心一些小貝殼、沙礫、樹枝外,在可以讓雙腳盡情放松。如果那個房間門前的陶盆沒有水而倒筘著的話,則可以判斷此屋無人居住。
Rannalhi的餐廳別具熱帶風情,茅屋頂、吊扇、四面通風。屋頂邊緣卷有草簾,在惡劣天氣時可以防下來。早、中、晚都是自助餐,全部男侍,上身黃色短袖襯衫,下穿深棕色長裙,服務周到熱情。(就是說英語時馬爾代夫口音太重)每個人就餐的位子是固定的。(我們特別選了個離大海最近的)當有新游客時,他們會在你的餐桌上用彩色的大米擺出歡迎的圖案,非常別致。Rannalhi的廚師廚藝不錯、也非常敬業(yè),用餐時間快結束時,只要還有游客在用餐,他們就會繼續(xù)上菜。LP對冰激凌、甜點贊不絕口,我則對牛排、拷鮮魚情有獨衷。每每必吃得“走不動道”(“真是太好吃了!”—LP每次都對著面前的美味大發(fā)感慨,早把“減肥”的決心忘到九霄云外了)。
LP小時在體校練過游泳,拿過北京市第三,其泳技非常人能比,浮潛更是不在話下。我們裝備整齊躍入水中,周圍不時有五彩斑斕的熱帶魚陪伴在我們身旁,珊瑚近在咫尺,只是眼前的珊瑚不如想象中的絢麗多彩。(珊瑚對周圍的生長環(huán)境非常敏感,溫室效應使地球變暖、海嘯的影響、環(huán)境污染、人為因素等都會影響到珊瑚的生長,據(jù)說,澳大利亞已經(jīng)開始在大堡礁限制游客人數(shù)以及游客與珊瑚的接觸。)
近海很淺,海底的沙子非常白,這是為什么這里的海水看起來晶瑩剔透的原因,這里的海水比普吉的清澈,但珊瑚則比普吉稍遜一籌。繞島一周后我們決定參加度假村組織的出海浮潛,(24刀勒/人)欣賞一下別處的海底風光。我們的救生員是一位矮小壯碩的馬爾代夫人(我覺得他長得很像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他分別用流利的意大利語和英語講解注意事項。船上多數(shù)是意大利人,然后是two couples香港人、one couple美國人,(我不能確定他們是否已經(jīng)結婚)再有就是我們。馬爾代夫是由環(huán)礁組成,我們的船駛出大約兩個小時,穿越環(huán)礁中心的海域來到環(huán)礁另一邊,這里有兩個比Rannalhi大得多的島,有更深的海、有更多的珊瑚。隨著海面的波動,無數(shù)光柱搖曳者身姿爭先恐后射向深邃莫測的海底,穿著各異的人們穿梭在光柱間,探尋各自感興趣的海洋秘密。我們的救生員身著鮮艷的潛水服,潛到很深的水下幫人們拍照,然后,擺動兩個碩大的黃色腳蹼,昂著頭,身體筆直穿越搖曳的光柱升向海面仿若橫空出世,又如明星“閃亮”出場。這一日,我們一共轉戰(zhàn)三個海域。返程時,船老大竟然睡著了,致使我們的船一度處在無人駕駛、漫無目標的狀態(tài),在人們的哄笑中船老大不好意思地讓船回到正確的航向上。(真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啊!)
隔日,我們抬著雙人獨木舟重新回到大海的懷抱。(據(jù)說在馬爾代夫的有些島,雙人獨木舟須付費,15刀勒/小時,而在Rannalhi則Free)一開始我們還駕馭不了它,紛紛落入水中,看著對方的狼狽樣,我們笑得前仰后合。憑著我們的運動天賦,在眾多金發(fā)碧眼好奇的目光中,我們終于啟航了。這是考驗兩個人協(xié)調(diào)一致能力的運動,又是親近大海的另一種絕妙方式。碧海、藍天、陽光、沙灘一直伴隨在我們身旁,讓你情不自禁地融入大自然的懷抱。迎面有微風拂面、身下有魚兒娓娓相伴、舉頭是青天白云、周圍是翠島椰風,我想古人“天人合一”的感受不過如此吧。
Rannalhi屬于珊瑚島,最高海拔不過1.5米,為了深度感受海島風情,我們在Rannalhi的最后一天搬進了熱帶海島特有的完全建在海床上通過棧橋與海島相連的水上屋(Water Bungalows)。Rannalhi的Water Bungalows一共有8座,茅屋頂,16套房間。房間里紅木地板中央有一塊玻璃地板其下方的水中正好有一塊珊瑚吸引來各種小魚圍繞著它,晚上打開燈,燈光可以吸引來更多、更大的魚。面向大海的落地窗戶掛著薄若蟬翼地白色窗簾,為水上屋增添了不少浪漫的氣息。每個套房都有獨立的觀海涼臺,兩個并列的木質(zhì)躺椅面朝大海,躺在上面,白天吹著海風,欣賞翡翠般的大海;夜晚可以象兒時那樣認真數(shù)著星星,耳畔是陣陣濤聲此起彼伏。好不愜意!
除了沒有桃花、沒有農(nóng)田,Rannalhi很象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寧謐、安詳。記得有驢友說過“如果你有很多出國機會,那么去馬爾代夫吧;如果你只有一次出國機會,那么你更應去馬爾代夫!”回國后,在《Discover》一期節(jié)目中一些西方的旅游記者評選世界上最有特色的20個海島。馬爾代夫以其隔世海景名列12,(古巴、斯里蘭卡、毛里求斯名列三甲,曼哈頓以其財富排列第五,巴厘島以眾神之島名列第七,香港因中西合璧位居第九)從其評語中可知只以風景取勝的唯有馬爾代夫。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jù)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