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湖之國”芬蘭廣袤的森林、清澈的湖泊讓人樂而忘返,其實芬蘭更具獨特魅力的是“芬蘭設計”。
芬蘭設計無微不至
以感受芬蘭設計為主題的旅行路線,如“建筑大師團”、“阿爾瓦•阿爾托的足跡”、“芬蘭十大建筑之旅”、“赫爾辛基感受設計一日游”等吸引了眾多游人。漫步于首都赫爾辛基,處處能感受到“芬蘭設計”的魅力:新古典風格的市中心議會廣場,國寶級大師阿爾瓦•阿爾托設計的芬蘭大廈和文化宮……芬蘭設計論壇的負責人艾拉•科勒赫邁寧認為:“在芬蘭,設計早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
芬蘭設計涵蓋了生活的所有方面,包括非常細小的東西,比如一把餐叉,一個杯子。家具、床單、小擺設之中都融進了芬蘭人對生活的理解和對美的感悟。
大街小巷中找“芬蘭設計”
前些年,赫爾辛基市政府在市中心區(qū)域劃出來一塊“赫爾辛基設計街區(qū)”,讓游人在大街小巷里感受芬蘭設計。設計街區(qū)中最受游客歡迎的就是那些具有芬蘭特色的商店,有知名品牌、新銳品牌店,也有獨立設計師或藝術家小店。人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從上世紀50年代芬蘭設計鼻祖阿爾瓦的經典設計,到許多時尚設計雜志上頻頻露臉的一些當紅設計產品,都可以在設計協(xié)會的商店里找到。
在設計街區(qū),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以出售玻璃器皿為主的商店伊塔拉,阿爾瓦令全世界驚嘆的冰蝕湖形的花瓶仍然是鎮(zhèn)店之作。上世紀60年代突然走紅美國的芬蘭大花布要感謝當時摩登的第一夫人杰奎琳,無論流行之風刮向哪里,家中那一塊瑪麗美格桌布或窗簾總是不變;由阿爾瓦領頭創(chuàng)立的阿泰克當然是推銷阿爾瓦的家具和燈具等設計產品,如果你想在有限的時間里一覽阿爾瓦的眾多精彩家居設計,阿泰克是最理想的地方。
除了那些專賣店,赫爾辛基街頭的小店中隨處可以看到芬蘭非常有特色的設計,就連一把叉子旁邊也放上設計師名片,線條和色彩的純凈,同樣令人動容。塞柯是個廢品收購站,卻也是令你流連忘返的地方。報廢的橡膠輪胎、不再發(fā)聲的黑膠唱片、廢塑料,甚至拆散的電腦鍵盤,都可以幻化為時髦手袋、漂亮頭繩或者水果盤等等。
芬蘭其他城市和地區(qū)也有很多獨立設計師的商店,但不像這樣集中在一個街區(qū)。
設計村落給人靈感
芬蘭還有許多設計村落,那里匯集了很多設計師,其中以費斯卡最為著名。這是300多年前的鐵廠遺址,離首都赫爾辛基100公里。當年黑煙熏臉的村莊如今竟成了芬蘭藝術和設計的中心。這里看似偏遠,卻可以買到最時尚的設計產品,從創(chuàng)意小家居、剛加工完成的大件家具,到簡約風格的銀飾,一應俱全。
上世紀80年代,大量的藝術家與設計師紛紛遷入此地,原來的廠房變成了藝術家的工作室。村里的歐椴樹和榛子給了編織家索伊勒•阿赫無盡的靈感。今天,她的一幅巨大的樹皮纖維作品懸掛在諾基亞總部的墻上。
費斯卡有個常設的展廳,經常舉行不同類型的設計展覽。這種“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工作方式以及小村平靜而接近自然的環(huán)境讓設計師們百分百投入工作。
設計街區(qū)和設計村落的發(fā)展模式是值得他國借鑒的。但從根本上講,是什么滋養(yǎng)著芬蘭設計?芬蘭設計博物館館長瑪麗安•阿瓦女士認為,政府的設計扶持政策順應了現(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展需要,而芬蘭人平等、民主、樸實的社會文化背景則是推動設計滲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首要因素,旣惏•阿瓦女士說:“我們沒有那種很奢侈的東西。在芬蘭,產品設計是很平常的,每個人都買得起,在每家每戶你都可以找到很特別的設計!
另外,較小的就業(yè)壓力和優(yōu)越的福利制度,同樣也是芬蘭設計發(fā)展不可或缺的條件。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jù)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