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
梵高自畫像
使普羅旺斯名揚天下的英國作家彼得·梅爾
普羅旺斯以歷盡滄桑的古跡、賞心悅目的風光、風情萬種的植物和豐富多樣的氣候著名。其實,普羅旺斯最寶貴的財富,是文化。在法國南部,從地中海沿岸向北延伸至內(nèi)陸阿爾卑斯山,那高高低低的丘陵、河谷地帶就是普羅旺斯地區(qū)。畫家們把這里喻為“光線和色彩的天堂”,音樂家們說這里干燥的空氣里都漂浮著旋律,商人們從永遠飄散著的植物的芬芳中嗅到了商機,而千千萬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們則如潮水般不斷地涌向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
歷史和現(xiàn)實都和文化緊密相連
普羅旺斯具有無遠弗屆的知名度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特別是,要提到“普羅旺斯”一詞今天在英語國家中如雷貫耳的名聲,提到它所涵蓋的休閑、享受、平靜、安寧、美味佳肴等與生活方式、生活質(zhì)量有關的詞匯,就不能不提到英國作家彼得·梅爾。是他在那幾本有關這一地區(qū)的書中,對這些場景、環(huán)境、氣氛、細節(jié)的描述和渲染,成為各國游客來普羅旺斯尋找遠離現(xiàn)代、遠離現(xiàn)實的生活經(jīng)歷的理由,F(xiàn)在,該地區(qū)每年接待游客約三千五百萬人,是法國接待本國游客最多的地區(qū),接待外國游客的數(shù)量僅次于巴黎。
歷史上,曾經(jīng)在普羅旺斯生活過的文化名人數(shù)不勝數(shù)。是普羅旺斯的陽光、風情和純樸的民俗,使這里成為各國文化藝術家爭相安家置業(yè)的勝地。迄今為止,曾在普羅旺斯長時間生活過的最有名的外國藝術家應屬梵高。這個生前一幅畫也賣不出去、死后作品卻賣出天價的倒霉的荷蘭畫家,曾經(jīng)在普羅旺斯的阿爾勒小城度過了“他生命中最輕松的18個月”。至于和這片土地有關的法國文化名人就更多了。如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死后就葬在他生活過的沃克呂省魯瑪漢小村的村民墓地里。而仍活躍在文化領域的當代文化名人,在普羅旺斯棲身或投資的也有很多。時裝設計大師皮爾·卡丹,就相中了這里古樸、寧靜的氣氛和大自然中濃烈、明亮的色彩。他在拉克斯特小村買下了一座老樓開辦畫廊。更多的情況是,膚色各異、背景不同但都仍健在的文化精英、藝壇新秀、明星大腕在這里投資、置業(yè),但出于各種理由,他們用盡心機保護自己的隱私。相信,這一定更是一個長長的名單……
熙熙攘攘、人流如梭的游客和聲名遠揚、一擲千金的投資者,究竟給普羅旺斯帶來了幸運還是不幸?
“不拆舊,不建新”與“舊瓶裝新酒”
其實,普羅旺斯人很清醒。他們明白,迷人的風光和熱烈明亮的陽光是上帝給的,眾多的古跡是先人留下來的。今天,要讓這一切能為我所用、為后人所用,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文化”兩字上下功夫。對普羅旺斯人來說,保護歷史文化痕跡,不僅是不拆除舊建筑,保護古跡本身;還要不建新建筑,保護形成古跡的氛圍。而后者或許是更重要的!芭f瓶裝新酒”是他們對古建改造的最低原則,即在保持古建筑外表原樣的前提下,對內(nèi)部實施現(xiàn)代生活所需設備的改造。
神圣羅馬帝國、中世紀封建領主、法蘭西帝國、羅馬教皇……歐洲文明發(fā)展的歷史,給普羅旺斯留下了巨大和豐富的遺產(chǎn)。阿爾勒、歐朗日和教皇之城阿維尼翁三個古城,已被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遺產(chǎn)保護名錄。普羅旺斯有很多老城,至今還完好地保存著輝煌的羅馬遺址:競技場、古典劇場、公共浴場、陵園墓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劇場、競技場等仍在為現(xiàn)代人的文化、體育生活服務,仍在發(fā)揮著它本來的功能,如在維宗羅馬小村,一座約兩千年歷史的石橋上仍車水馬龍。不可思議的是,1992年9月,一場山洪在幾個小時內(nèi)使這里的水位達到14米高,造成數(shù)百人失蹤或死亡。但災難過去,石橋依然安然無恙。至今,這附近的房產(chǎn)價格仍然高居不下。在拉克斯特小村,坐落在山頂?shù)囊粋建于羅馬時代的小劇場,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用來舉辦露天音樂會。另外像中世紀的奧拜得老村,全村僅有居民30戶,山坡上有一座12世紀修建的教堂。整個村落及其周圍,沒有一座新建筑。老建筑的翻新、改建全部需要嚴格的審批,并采用“舊瓶裝新酒”的方式,使其外表和其他古建筑沒有區(qū)別。一個郵筒、一家咖啡館、一家兼賣明信片、小工藝品的餐廳,構(gòu)成了“市中心”。世紀的變遷好像并沒有給當?shù)厝说纳顜矶啻蟮淖兓。如果不是看到行駛于公路的汽車,真會誤以為是生活在中世紀。
平和、幽靜的生活氣氛,在現(xiàn)代社會中已經(jīng)成為奢侈品。但在普羅旺斯,卻是觸手可及、抬眼可見。
歷史文化在現(xiàn)代生活中延續(xù)。其實,法國最前衛(wèi)、奢華的明星城市尼斯,以電影節(jié)的閃光燈、紅地毯為標志的戛納,也在大普羅旺斯地區(qū),離上述那些中世紀小村也就百十來公里。但來自那里的爵士樂的喧囂、賭場里角子機的轉(zhuǎn)動聲,像似被河谷、山丘、農(nóng)戶屋頂冒出的炊煙和濃密的橄欖樹隔絕于千里之外。古樸小城的居民不傾慕、也不追隨現(xiàn)代、時髦的生活方式,他們恪守著、保護著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從沒感到過精神世界蒼涼、生活色彩單調(diào)。他們用生長于身邊的鮮花和各類植物把環(huán)境裝扮得繽紛怡人。在這兒,沒有跳動的霓紅燈、畫面暴露的招貼廣告、凌亂的涂鴉,也見不到抽象派的建筑裝飾。人們世世代代順著鋪滿地面的石頭老路蜿蜒向上,走進半山坡上的古村。村口梧桐樹下的林陰空地,永遠是村民們看報、聊天、玩地滾球的地方,有的小村甚至還保持著從古井里汲水喝的傳統(tǒng),他們說那水甜,而且不用付錢。
古典同時也可以和前衛(wèi)并存乃至相得益彰,最典型的例子是古城阿爾勒的國際攝影節(jié)。在每年7月舉辦的這一國際攝影節(jié)上,時尚、新潮乃至超現(xiàn)實主義的作品,在中世紀甚至古羅馬時期的建筑遺跡周圍展出。這個時候真讓人覺得,沉甸甸的歷史文化,仍在現(xiàn)實生活中延續(xù)。
彩色泥人,是這里最傳統(tǒng)的一種手工藝品,它誕生于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教堂都被關閉了,人們只好用泥塑來表現(xiàn)出耶穌出生、耶穌受難時的情景,因此最早的泥人作品多是圣經(jīng)中的人物。藝人們用本地出產(chǎn)的泥土雕刻、燒制成二三厘米至幾十厘米高的泥人。有單個人物,也有幾十甚至上百個人物組成的群雕,反映當?shù)剞r(nóng)民收獲薰衣草、采摘橄欖、過圣誕節(jié)時的盛大場面。有做橄欖醬的美麗農(nóng)婦,有吟詩作畫的文人,也有耶穌誕生的小羊圈……普羅旺斯人把這種藝術形式比喻為“用石頭繪制而成的立體壁畫”。一個古老而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完全可以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改進創(chuàng)作方法,使其效果將更加完美。但普羅旺斯人卻不舍得丟棄祖先留下的傳統(tǒng),他們把彩色泥人稱為“小圣人”。用傳統(tǒng)手工藝制作的泥人作品、泥人制作車間和泥人展覽館至今仍隨處可見。而流傳已久的斗牛表演,依然是這里最驚心動魄的演出,深受每一個人的喜愛。斗牛士身著傳統(tǒng)服裝,神采奕奕;長著雙角、黝黑的公牛壯實勇猛。普羅旺斯花卉集市、植物藥材集市、地方特色食品集市同樣是游人最感興趣的地方。還有很多地方民間節(jié)日,如每年8月,在笛納溫泉鎮(zhèn),都要舉辦為期4天的“熏衣草收獲節(jié)”。最后一天的活動是收獲節(jié)的高潮,全鎮(zhèn)居民舉行盛大的花車游行。游行隊伍由一輛沿途噴灑熏衣草水的花車引導。用熏衣草裝飾過的一輛輛花車,伴著音樂和男女老少的歌舞表演穿街而行;當?shù)鼐用翊┥仙势G麗的傳統(tǒng)服裝,婦女們頭戴鑲著蕾絲花邊的白色小帽,一路載歌載舞,小鎮(zhèn)處處飄散著熏衣草的醇香氣息。
現(xiàn)代科技、時尚生活方式、先進通訊手段……都強烈地沖擊著傳統(tǒng)悠久的民間藝術。有的已經(jīng)消亡,即使幸存下來,也非原汁原味。民間藝術商業(yè)化、變異化,使其藝術精髓已不復存在。但看過普羅旺斯的民間藝術品、民間節(jié)日和藝術形式,讓人強烈地感到普羅旺斯人對本民族文化、民間藝術形式的摯愛。每一件藝術品中都蘊含著民族的精神,表現(xiàn)了他們對家鄉(xiāng)土地的依戀與虔誠。他們懂得民間藝術的精神意義與價值美感,就像他們愛把彩色泥人奉為“小圣人”一樣,他們也把每一件民間藝術品、每一個民間藝術形式作為普羅旺斯精神和普羅旺斯人情感世界的最佳載體。
旅游攻略:
普羅旺斯,因極富變化而擁有不同尋常的魅力--天氣陰晴不定,暖風和煦,冷風狂野,地勢跌宕起伏,平原廣闊,峰嶺險峻,寂寞的峽谷,蒼涼的古堡,蜿蜒的山脈和活潑的都會--全都在這片法國的大地上演繹萬種風情。7-8月..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