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阿莫斯的寶藏
7. 普利阿莫斯的寶藏(Priam's Treasure)
在德國二戰(zhàn)期間中對有些文物的偷盜甚至富有了傳奇的色彩,但是他們的確是失去普里阿摩斯寶藏的受害者。1837年,安娜托利亞地區(qū)(Anatolia),德國的考古學(xué)家海因里!ぶx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發(fā)現(xiàn)了這些古代器物——大多數(shù)為金制和銅制的盾牌以及武器,并用普里阿摩斯為其命名。謝里曼將其私自偷運回了柏林,他堅信自己找到了《伊里亞特》(Iliad)中著名的古城存在的證據(jù)。但可能是因果報應(yīng)吧,蘇聯(lián)戰(zhàn)士在二戰(zhàn)德國被擊敗后,又將寶藏從柏林運走了。他們一直保守著這個秘密,直到幾十年以后的1993年,這些古器物才出現(xiàn)在莫斯科的展臺上。
目前情況:雖然俄羅斯在1990年簽訂了一項旨在歸還德國全部的被盜文物的協(xié)議。但俄羅斯的博物館依然沒有歸還的意思,他們表示,寶藏將會用于補償二戰(zhàn)期間德國對前蘇聯(lián)城市的破壞。
光之山巨鉆
8. 光之山巨鉆(Koh-i-Noor Diamond)
這顆寶石可能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國家之間流落了五千年之久了,因為有些人認(rèn)為古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n)早在公元前3200就有了關(guān)于寶石的記載。它最初可能有793個棱角,但經(jīng)過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寶石匠修飾和幾次小的精雕后,它現(xiàn)在僅僅留下了109個棱角。莫臥爾王朝(The Moguls)在16世紀(jì)擁有這顆鉆石,但天有不測風(fēng)云,這顆鉆石卻被伊朗人偷走,而伊朗人又將其丟失在了阿富汗。隨即又輾轉(zhuǎn)到錫克教徒(Sikhs)手中,最終它在英國停止了流浪。盡管鉆石上帶有詛咒——擁有此石者將會遭遇不測,但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沒有理會。這顆寶石曾被鑲到了不同皇冠之上,直到它被鑲嵌到英國最近的一位王太后——伊麗莎白(Elizabeth)加冕的皇冠上才永久安家。
目前情況:很多人都聲稱對該寶石有擁有權(quán),甚至還包括了塔利班,他們追溯寶石的來源從古阿富汗追到古印度。印度的錫克教徒也要求歸還寶石,因為他們是在英國之前最后得到該寶石的人。英國方面則不做任何評論。
杰羅尼莫的頭骨
9. 杰羅尼莫的頭骨(Geronimo's Skull)
這會是世界上最具聲望和最有傳奇性的秘密盜墓組織所為嗎?杰羅尼莫的后代們希望能夠從這個傳說中找到真正的答案,即便是否會是耶魯大學(xué)的骷髏會(Yale's Skull and Bones Society)成員將這位阿帕奇勇士(Apache warrior)的遺骨挖掘了出來,并帶到了他們的新天堂校區(qū)(New Haven campus)。
目前狀況:哈爾琳·杰羅尼莫(Harlyn Geronimo)已經(jīng)對耶魯大學(xué),和其他骷髏會成員以及美國政府的一些官員提起了訴訟。要求他們起碼要歸還遺骨的一部分。耶魯大學(xué)的一名發(fā)言人對此不予評論,但是很多專家認(rèn)為盜骨者們當(dāng)時很可能偷錯了墓地。但這也沒關(guān)系,因為盜骨者們還被傳言擁有另外兩個大名鼎鼎人物的頭骨,即潘喬·比亞(Pancho Village)和馬丁·范布倫(Martin Van Buren)。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
10.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Iraqi National Museum)
想知道將會有哪些原因會引起新的被盜文物的爭端嗎?去伊拉克國家博物館看看便會知道了。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倒臺后,有15000多件文物藏品被盜,其中包括許多古代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n)的珠寶和陶制品。
目前狀況:博物館于今年二月份重新開館,但是伊拉克的官員們只尋回了6000多個丟失文物,目前,這批被追回文物被安置在博物館的一個特殊儲藏館內(nèi)。伊拉克當(dāng)局一直在進行追討,一件一件的追回著丟失的文物,他們努力的保護著伊拉克寶貴的文化寶藏,以防止文物在黑市上被交易。(王欲然)
綺戶之外,一片紅肥綠瘦、魏紫桃黃。還能有什么比推開門窗,跟著花花草草來個零距離接觸更詩意呢?就讓我們一起賞花踏青去,跟著花花草草浪漫逃亡... |
三月初春,伴隨著春之足跡,我們迎來了女人節(jié)。在這樣一個旅行的黃金季節(jié),新浪旅游誠邀了眾多女驢友,通過自己的博客來追憶或是推薦春天的旅游故事... |
|||
忙碌地工作太久,有時突然會有股沖動要拋開一切,去尋找一個呼吸空間;蛘咴摓樽约喊才乓粓鐾昝赖亩燃俾眯辛税... |
酒店各有各的主題,十二星座的我們究竟適合怎樣的酒店,選擇哪種風(fēng)格好讓我們的旅途錦上添花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