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雪竇寺導游 | ![]() |
雪竇寺在浙江奉化市溪口鎮(zhèn)西的雪竇山澗,又名“雪竇資圣禪寺”。寺前有東西兩澗匯合,并曲折南流至千丈巖凹處,澗水噴注垂瀉,狀如飛雪,故名雪竇寺。雪竇寺創(chuàng)建于晉代,香火鼎盛于唐宋,是中國禪宗十剎之一。
據(jù)史料記載,晉代有一尼于雪竇山上結(jié)廬,因近有飛瀑,取名為“瀑布院”,這是雪竇寺的始創(chuàng)。此后,在千余年歷史中,雪竇寺五毀五興,而每一次毀興,都與著名的主持高僧分不開。
唐武宗會昌元年(8 4 1 年),寺廟從山頂移至現(xiàn)址。唐宣宗打中末年(859年),寺毀于戰(zhàn)火。咸通八年(867年)修復,創(chuàng)名“瀑布觀音禪院”。唐昭宗景福元年(8 9 2 年),南岳第五世常通禪師任雪竇寺住持,修繕殿堂,并得施田1300畝,贍供僧眾,使雪竇寺成為當時有名的十方禪剎。常通禪師也被后世尊為雪竇寺開山始祖。此后,雪竇寺即作為禪宗的叢林,有史可考的有禪宗法眼宗、云門宗、曹洞宗、臨濟宗等派別。
五代十國時期,后周太祖廣順三年(953年),延壽智覺禪師主持寺廟,將寺廟改建一新。太宗淳化三年(992年),遣使賜經(jīng)籍,始建藏經(jīng)閣。第二年又賜石刻御書二部。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賜名“雪竇資圣禪寺”。其宗乾興元年(1022年),明覺重顯禪師入主雪竇法席,擴建寺宇,云門宗風大興。
南宋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年),雪竇寺第二次被毀。南宋紹興年間(113l一1162年)至隆興年間(1163-1164年),臨濟宗十三世傳人如湛禪師任雪竇寺住持,重建佛殿,“侈于舊貫”。南宋紹熙年間(1190一l193年);曹洞宗十二世智鑑禪師任雪竇寺方丈,他法嗣天童如凈禪師,為日本曹洞開宗祖師道元禪師的受業(yè)師,所以日本曹洞也尊雪竇為祖庭。宋理宗淳祐年間(124l一1252年),臨濟宗師范禪師任住持。理宗召師范至修政殿,賜金襕僧衣,又聽其說法,賜號佛鑑禪師。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年),臨濟宗善來禪師任雪竇寺住持。至元十年(1288年),寺毀于大火。這是雪竇寺第三次不幸被毀。2年后,善來禪師主持修復,重修了所有殿堂樓閣,寺廟規(guī)模更加宏大。
明朝崇幀十六年(1643年),雪竇寺第四次毀于兵火。第二年,由臨濟宗三十一世石奇禪師主持修復,歷時18年,辛苦經(jīng)營,恢復舊觀。清朝政府對雪竇寺也倍加垂青。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慧智禪師在清政府支持下,重修殿宇、山門、亭舍和池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光緒皇帝御賜玉印、玉佛、龍袍、袈裟、龍缽、經(jīng)籍數(shù)百函,住持僧果如進京迎接,寺廟備辦儀仗下山迎歸,盛況非常。寺內(nèi)新建法堂、藏經(jīng)樓珍藏這批文物。這批文物一直保存至今,成為雪竇寺的鎮(zhèn)山之寶。
近現(xiàn)代以來,蔣介石家族也與雪竇寺結(jié)下因緣。蔣介石的祖父斯千虔誠信佛,中年之后專心修行。蔣介石生母王彩玉一生茹素禮佛,熟讀經(jīng)書,經(jīng)常步行到雪竇寺燒香拜禮。蔣介石在老家溪口鎮(zhèn)居住時也時常攜扶其母前往敬香,王彩玉晚年皈依雪竇寺方丈果如和尚。卒后在寺內(nèi)懸像供奉。蔣介石回鄉(xiāng)常在寺內(nèi)瞻拜憩留。太虛法師1932年任住持,蔣介石曾請他為元配夫人毛福梅講解《心經(jīng)》,在寺內(nèi)辟靜室供毛氏誦經(jīng)修行。蔣經(jīng)國、蔣緯國兄弟從小也常來雪竇寺。從某種意義上說,雪竇寺一度曾成為蔣家的家廟。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