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文溯閣導(dǎo)游 | ![]() |
清兵入主中原后,漢族反滿情緒十分強烈。清朝最初是以武力進(jìn)行鎮(zhèn)壓,但也深知民族意識是很難以高壓手段消除的,于是便仿效前代“明主”文治之舉,企圖刪削典籍,愚弄百姓,尤其是文人的思想。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清高宗乾隆帝設(shè)立了“四庫文書館”,下沼征求天下書籍。“全書”即叢書的意思。經(jīng)十余年后終于編纂成書,共計十六萬八干余冊,分經(jīng)、史、文、集四部,所以稱之為《四庫全書》。這是繼明朝《永樂大典》之后的另一部巨型叢書,堪稱世界叢書之最。叢書編成之后,乾隆皇帝決定修建一處樓閣專門珍藏《四庫全書》。此閣建成后便取名為“文溯閣”,取“溯澗求本”之意,以示自己身處盛世仍不忘祖先開基創(chuàng)業(yè)之艱難,兢兢業(yè)業(yè)治理國家。文溯閣的建筑頗為奇特。它是在故宮的西路增建的。故宮西路的宮殿百余間,主要布局卻是分為兩區(qū),由南至北前部是嘉蔭堂、戲臺,后面是文溯閣。文溯閣是個二層三樓的建筑,它的色彩與其它宮殿截然不同。一般宮殿殿頂都采用黃琉璃瓦綠剪邊及五彩飾件,而文溯閣用的則是黑色琉璃瓦綠剪邊。這在沈陽故宮建筑中是獨一無二的。所有的門、窗、柱都漆成綠色,外檐彩畫也以藍(lán)、綠、白相間的冷色調(diào)為主,這與其它宮殿紅金為主的外檐彩飾迥然不同。其彩繪畫題材也不用宮殿中常見的行龍飛鳳,而是以“白馬獻(xiàn)書”、“翰墨卷冊”等與藏書樓功用相諧的圖案,給人以古雅清新之感。它之所以采用黑色琉璃瓦為頂,主要是為了使整座建筑外觀風(fēng)格相統(tǒng)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