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大清門導游 | ![]() |
大清門位于皇城天安門之南、內(nèi)城正陽門之北,城市中軸線上。是明清兩代皇城正門天安門的外門,又稱“皇城第一門”,始建于明永樂時期,初稱“大明門”,清順治元年(1644年)改名“大清門”,民國元年(1912年)改名“中華門”。門南側(cè)左右有石獅、下馬碑各一;門前為正方形深廣數(shù)百步小廣場,周繞石欄,是為“天街”,俗稱“棋盤街”,以形似棋盤之故,中間御路似中國象棋盤上的“楚河漢界”;門北側(cè)左右各有東西向廊房110間,稱“千步廊”,又東、西折有向北廊房各34間,皆連檐通脊。據(jù)《大清會典》記載:“大清門,三闕上為飛檐崇脊,門前地正方,繞以石欄,左右獅各一,下馬石碑各一”。永樂年間,該門建成時,明成祖朱棣命大學士解縉題門聯(lián),縉書古詩以進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成祖大喜,賜赍甚厚。大明門甚為氣派,有明顧炎武《京師詩》為證:
煌煌古燕京,金元遼開創(chuàng)。
初興靖難師,逐駐時巡仗。
制掩漢唐閎,德儷商周王。
巍峨大明門,如翠峙南向。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