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五龍宮導(dǎo)游 | ![]() |
據(jù)舊志及有關(guān)碑文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均州守姚簡奉旨上山禱雨,后就其地建“五龍祠”。宋真宗時(998——1022年),賜額“五龍靈應(yīng)之觀”,后廢于“靖康之禍”。本山道士孫元政重修,又廢于金末兵火。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詔改其觀為“五龍靈應(yīng)宮”。元仁宗賜額“大五龍靈應(yīng)萬壽宮”。元末毀于兵火。明洪武五年(1372年)復(fù)修。明永樂十年(1412年)建帝殿、山門、廊廡、玉像殿、父母殿、啟圣殿、祖師殿、神庫、神廚、左右圣旨碑亭、榔梅碑亭、方丈、齋堂、缽堂、圜堂、客堂、道眾寮室、倉庫等215間,賜額“興圣五龍宮”。到嘉靖年間,已有850間。民國十九年(1930年)又毀于火,F(xiàn)存山門、龍虎殿、紅墻、碑亭、北道院、齋堂、道房、泉、池、井、殿基等。自明嘉靖以后,此宮領(lǐng)五龍行宮、仁威觀、姥姆祠、自然庵。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