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石門洞摩崖碑刻導游 | ![]() |
摩崖碑刻從公元423年至1964年,時間跨度長達1500多年,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從公元423年南北朝謝靈運的詩刻《石門新營》及《石門最高頂》開始,773年有唐朝許嶠《游石門山》、張愿《石門山瀑布八韻》等4處。1039年有宋朝葉清臣題記、1073年沈括題記、1126年祝公明題記、1156年虞似平題記等31處。1327年元朝鄭原善《觀石門瀑》詩刻、曹用題記等6處。明朝有1483年趙誠題記、1525年王棒題記、1528年鄭毅《石門次韻》詩碑,1537年高汝行《石門洞一首》詩碑,張孚敬《過石門洞》詩碑,1563年陳慶《游石門洞》詩碑,1582年張佳胤《石門洞》詩碑,1573年蕭廩《戲題瀑布》、《游石門洞》詩碑,1596年唐沖宇《同觀石門瀑二律》詩碑,蔡逢時《石門觀飛瀑二律》詩碑,任可容《游石門》詩碑,許國忠《依韻二律》詩碑,劉正亨《飛瀑》名碑,1622年蘇茂相詩碑,1628年張延登詩碑等處。清朝1650年王崇銘詩碑等。清朝1763年宋作妹題記、1796年覺羅吉慶《天泉、仙境》名碑,1797年蒼!度悦鳌访,1860年德楞泰《圣水》名碑,1868年徐樹銘詩刻,1809年張潤《亙古流光》名碑,1891年張青藻《飛泉、觀瀑》名碑等。民國有1918年黃慶瀾《重修石門洞劉文成公祠》、《劉文成公讀書處》碑等。民國23年省長魯滌平題名、1934年趙世端《重修石門洞劉文成公祠記》碑等。
摩崖碑刻中年代最早的為南北朝謝靈運的詩刻《石門新營》及《石門最高頂》,自右而左11行,凡行7~15字不等,楷書陰刻,字徑0.03米,題刻面積約0.23平方米。是南北朝景平二年(公元423年),謝靈運任永嘉太守時首游青田石門洞所作,詩曰: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瀨,修竹茂林五言。宋永嘉郡太守。臍險筑幽居,披云臥石門。苔滑誰能步,葛弱豈可捫?裊裊秋風過,萋萋春草繁。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 芳庭凝瑤席,清醑滿金樽。洞庭空波瀾,桂枝徒攀翻。結念屬霄漢,孤景莫與諼。俯濯石下潭,仰看條上猿。早聞夕飆急,晚見朝日暾。崖傾光難留,林深響易奔。感德慮有復,理來情無存。庶持乘日用,得以尉靈魂;匪為眾人說,冀與智者論!边@也成了石門洞為世人所知的最早文字記載。字徑最大的是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劉正亨任溫州同知時游青田石門洞,題“飛瀑”二字的碑刻,字徑1.5米。字數(shù)最多的是嵌立在劉文成公祠右壁中黃慶讕《重修石門洞劉文成公祠碑》的碑刻,1918年黃慶瀾任甌海道尹時主持修建劉文成公祠并立碑紀念,碑文自右而左16行,共750余字,字徑2厘米,楷書陰刻。
浙南箬寮原始林 |
![]() |
青田清真禪寺 |
![]() |
麗水千絲巖 |
![]() |
草魚塘公園 |
![]() |
龍淵森林公園 |
![]() |
甌江漂流 |
![]() |
遂昌湖山森林公園 |
![]() |
百山祖 |
![]() |
東西巖景區(qū) |
![]() |
好川古文化遺址 |
![]() |
南明山 |
![]() |
延慶寺塔 |
![]() |
時思寺 |
![]() |
鞍山書院景區(qū) |
![]() |
大濟村 |
![]() |
大洋山景區(qū) |
![]() |
飛石嶺 |
![]() |
古堰畫鄉(xiāng) |
![]() |
黃家大院 |
![]() |
龍泉青瓷窯址 |
![]() |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