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鞍山書院景區(qū)導游 | ![]() |
鞍山書院建于明萬歷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因位于長濂村南部的馬鞍山緩坡處,故名鞍山書院。書院為三進三間兩塔廂穿斗結(jié)構(gòu)院落式建筑,占地面積近700平方米,為明代風格的江南民居建筑,屋頂曲面中間微凸、檐角挑起,梁作月梁,柱有卷殺,柱基為元代始有之鼓型素面。明代進士鄭秉厚曾在此讀書,四明士人楊守勤曾在此執(zhí)教。
傳說,明朝萬歷三十年(公元1602年),寧波士人楊守勤遠游到長濂村鞍山書院,看到這里景色秀麗,便留在書院執(zhí)教講學,明萬歷三十二年,楊守勤上京趕考,高中狀元,村人聞訊,不勝心喜,挨家挨戶懸掛紅燈籠,張貼喜聯(lián),燃放鞭炮,熱鬧非凡,后來留京任職,仍與長濂鄉(xiāng)親聯(lián)系不斷。
“月洞家風”其含義是王月洞的家風。“月洞”是人名,原名王茲,字介翁,月洞是其號,遂昌湖山人。曾授金溪(今屬江西撫州市)縣尉,宋祥興年間棄官歸隱,結(jié)社賦詩以遣日,著有《水洞詩集》二卷。湯顯祖在遂昌任職期間,曾為其詩集作序,因敬佩月洞的為人和詩品。還為其題詞“林下一人”。2003年月洞家風從遂昌縣老城區(qū)移到鞍山書院修復而成,整個建筑粉墻黛瓦,風格素雅,毗鄰鞍山書院。
施茶亭位于前往鞍山書院的半山腰蓄水池西側(cè),歇山頂木質(zhì)涼亭。此亭建造據(jù)說源自于“斗茶”習俗,故又名斗茶亭。長濂村人傳承遂昌農(nóng)村樂善好施的傳統(tǒng)習俗,用遂昌特產(chǎn)茶葉招待到訪旅客并進行茶藝表演。此亭也是游客休息和觀賞長濂全景之處。
濂溪起源于馬頭蘇莊灘,經(jīng)云峰鎮(zhèn),在莊山注入襟溪,源遠流長,長濂村由此得名。聳立在水口的兩座山,一座恰似一條巨蟒橫臥水中,稱為“蛇山”;而另外一條就象一只神龜翹首凝望,稱為“龜山”。龜山、蛇山連在一起像一個大水壩,中間的缺口就是水壩的閘口,因而稱為龜蛇壩水口。傳說真武大帝矗立中間,金童玉女站兩邊,左腳踏蛇,右腳踏龜,蛇龜壩水口氣勢雄偉。
自澆碓水蛇形堰壩、祈求四大侯王之后,堰壩就未曾被洪水沖垮過。不僅守了長濂村的水口,而且還守了整個遂昌東鄉(xiāng)的水口,濂溪流至前下井轉(zhuǎn)西流,至布線潭又轉(zhuǎn)向南流,蛇龜二頭對插在二曲流的中間,堪為奇觀!
浙南箬寮原始林 |
![]() |
青田清真禪寺 |
![]() |
麗水千絲巖 |
![]() |
草魚塘公園 |
![]() |
龍淵森林公園 |
![]() |
甌江漂流 |
![]() |
遂昌湖山森林公園 |
![]() |
百山祖 |
![]() |
東西巖景區(qū) |
![]() |
好川古文化遺址 |
![]() |
南明山 |
![]() |
延慶寺塔 |
![]() |
時思寺 |
![]() |
鞍山書院景區(qū) |
![]() |
大濟村 |
![]() |
大洋山景區(qū) |
![]() |
飛石嶺 |
![]() |
古堰畫鄉(xiāng) |
![]() |
黃家大院 |
![]() |
龍泉青瓷窯址 |
![]() |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