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曼閣佛寺導游 | ![]() |
佛寺的建筑雄偉壯觀。寺內的16棵紅椿木圓柱,支撐起傣式的大屋頂;寺檐立著16頭精雕細刻的小白象。整個佛寺,無論是梁架,還是斗拱,全部用榫相接,不用一釘一鉚,造型美觀。進入佛寺大門,即可看到一尊4米多高的“帕召”(釋迦牟尼)塑像立在寺中偏右的佛座上。寺頂和四壁精工彩繪的金龍、白象、仙女、鳳凰、孔雀等圖案栩栩如生;每棵梁上垂掛著一條條彩幡,彩幡上繡著神話故事和象征吉祥如意的各種動物的圖案,五彩繽紛,琳瑯滿目。
據說,解放前保存在佛寺里的貝葉經多達8.4萬卷,其中包括文學、歷史、天文、歷法、醫(yī)學、心理學、法律、自然常識等方面的內容。傣族著名的敘事長詩《烏沙瑪 洛》、《站巴西敦》、《蘭嘎西賀》就是根據經書里的故事改編的。貝葉經是傣族人民文化的寶藏。
解放前,傣族沒有辦過一所學校,傣族男子在8至9歲時便被送進佛寺里當和尚,通過誦讀經文學習傣文,學習歷史、文學等方面的知識,佛寺當時起到了學校的作用。傣族把佛教傳入的時間定為傣歷元年(公元639年)。佛教傳入西雙版納以后,由于受到當地原始宗教的反抗,到12至13世紀以后,才在這里立住腳,開始興盛起來,各村寨陸續(xù)蓋起了佛寺。
曼閣佛寺是小乘佛教在西雙版納興盛的時期建立起來的,即在傣歷840年(1477年)左右。建寺以來曾小修過3次,到16世紀中葉,就具有目前這樣的規(guī)模了。解放前,每逢關門節(jié)、開門節(jié)、傣歷新年,來這里賧怫(敬佛、朝圣)者絡繹不絕,不僅有本地的信徒,也有來自異國他鄉(xiāng)的香客和僧侶。近年來、黨和民政府撥出專款,將曼閣佛寺修葺一新。目前,這座古建筑更加金碧輝煌,雄偉壯麗,吸引著國內外眾多的游客。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