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老頂山導游 | ![]() |
頂是五頂之最,海拔1378米,是太行山西南部的主峰之一。登臨老頂,近望高樓錯落,道路井然,市區(qū)景致盡收眼底;遠望漳澤水庫狀如錦帶,飄浮于天際,上黨盆地一覽無遺。在老頂東北峰,有一處天然巨石形成的峰巒,高居于層巒疊嶺之上,形似雄獅蹲踞,它就是獅巒峰!堕L治縣志》曾有記載,清朝有人曾稱贊此峰:“北鈺得獅象,猙獰鎮(zhèn)此邦。臥云峰疊疊,孔澗水淙淙。”當您在天光淺黛的黎明攀此頂時,大有泰山觀日之感。玉黃頂與奶奶頂在滴谷寺村北面,山勢平緩連綿,松柏密布,翠綠蒼茫,兩頂相連。新頂,頂?shù)投,四周松柏叢生,整齊碧綠,環(huán)境幽雅。老頂山不僅山巒秀麗,林木繁盛,而且天然巖洞眾多,景致各異。大小30余座巖洞,多位于半山陡壁懸崖、深谷幽壑之地,或小巧玲瓏,或寬敞深幽,或數(shù)洞并生,或洞體相連,且多數(shù)與炎帝神農(nóng)、道家、仙釋、文人雅士相關。其中南崖宮、朝陽洞最為可觀。在滴谷寺正東半山腰處,有一神農(nóng)洞,相傳為神農(nóng)氏嘗百草之所。洞口向西,在一天然青石上開鑿而成。洞口高難度1.7米,寬約1米,洞內(nèi)寬5.7米,深6米高約3米。洞口左側為一長方形石壁,似一天然石匾。洞外平坦,青草如茵,四周松柏掩映,若無人帶領,很難尋覓。置身洞中,一種對先祖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在玉皇頂半山腰處,有一天然洞穴,兩面夾山,背山面谷,洞寬6米,深11米,內(nèi)套一小洞,洞壁玲瓏泛光,洞內(nèi)有石刻五處,保存清晰,特別是宋代秘書監(jiān)知軍府事陳述古紀游題刻的“述古行之”、“述古游之”、“宋治平仲”等,字體流暢,雕刻蒼勁,猶若石紋。老頂山除了這眾多的巖洞外,還有一處“寒泉絕勝”。在滴谷寺村有一股甘甜的清泉,洞口匾額上嵌清朝所留楷書“古寒泉”。古寒泉即百谷泉,亦名神農(nóng)泉!堵喊哺尽贩Q:“百谷泉,在百谷山神農(nóng)廟前,砥石涌泉,寺僧引為伏流,注為塘,由螭口飛下大壑,注石子河,味甘。”洞口有宋代風格的浮雕龍頭,泉口雕有臥龍,龍嘴開張,下為圓形石鑿小井,布局精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開發(fā)我們的始祖炎帝神農(nóng)氏在太行山上嘗百草、興農(nóng)業(yè)、實現(xiàn)人類歷史上從游牧到定居,由漁獵到農(nóng)耕重大轉折的遺跡,長治市委、市政府已在炎帝昔日嘗百草的地方興建宏大的炎帝紀念館,F(xiàn)在,一尊高39米,堪稱亞洲第一的炎帝巨型銅像已屹立于聳翠疊嶂的百谷山巔。以銅像為主體的祭進壇、殿堂以及百草堂、神農(nóng)井、神農(nóng)泉、耒耜洞、神農(nóng)村、碑刻等景觀正在籌建。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