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徽州古道導游 | ![]() |
【徽安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安慶府城。從歙縣沿徽浮古道至祁門縣城,由祁門縣城北上,經臂嶺、大但、大洪嶺至雷湖;轉向西北,經瑯田、古樓墩至金漢培,入石埭縣境;再經橫渡、七里、礬灘,沿鴻陵溪北行,過唐家渡,經塔坑、九里沖入貴池縣境;經十字路、牌樓、吳田、黃溢至安慶。全程210公里。這條古道,以祁門縣境內大洪嶺段最為難行。明萬歷年間,祁門縣有儒婦鄭氏,曾捐銀修辟。其后之年久失修,洪水沖刷,山崩道塞,石瞪剝蝕,幾至斷絕交通。清道光年間,地方人士捐款整修,鑿山平路,改善彎道,加鋪石板,路況遂有改觀。整段嶺路上七里下八里,嶺頭有石碑二塊,一刻修路經過及捐款、開支情況;一刻養(yǎng)護道路規(guī)定,F(xiàn)屯溪至安慶已通公路,古道荒廢。
【徽昌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古城至浙江昌化縣。出歙縣南門,東北行,經漁梁、鮑家莊、呈村降、大阜、霞坑、蘇村、粑樟里、三陽、星嶺關至浙江昌化縣,通杭州。歙城至星嶺關62公里。三陽之東,從竹鋪至星嶺關為高山地帶,嶺峻路險。其余路段,依山傍河,為走廊地帶。星嶺關路段相傳為1131年岳飛提兵討楊么過此而建,元代曾整修。這條古道1932年改建為公路。
【徽池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安慶府城。沿徽州至安慶古道,行至石添唐家渡分路,轉向正北,經溝汀、鷦鷯入貴池縣境;至虎子渡,沿秋浦河,指北偏西,順流直下,經高但、殷家匯轉。向東北行至貴池城。全程200公里。
【徽浮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江西浮梁縣。從歙縣城西行,經棠樾、唐模至潛口,轉向西南,經塘貝,跨豐樂水,過塘塢,至休寧徽光,經萬安至休寧縣城;出休寧縣西門西行,經夾溪橋、川湖街、藍渡、巖腳至界首,過界首至至黟縣漁亭;由漁亭西行,經楠木嶺至祁門縣的橫路頭、再西行,經金字牌、洪村至祁門縣城;由祁門縣城再西行,經新嶺、小路口、石坑、大北埠、羅村鋪至閃里;由閃里南下直趨浮梁縣城,全程200公里。潛口至塘塢10公里,路寬之至3尺,石板路面;徽光至休寧縣城10公里,路寬7尺,其路中為石板路面,寬1.5尺;休寧縣城至漁亭28公里,藍渡橋南沿橫江至巖腳段古道尚存,路寬7.5尺,路中石板路面寬1.2尺;漁亭至祁門縣城27公里;祁門縣城至浮梁縣城125公里;崭」诺罊M貫徽州西部,是古代驛道,F(xiàn)在這條路的大部分路段為慈張公路所利用。
【徽涇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涇縣。出歙縣城向東北行;經吳山鋪、牌頭、新管、上新入績溪縣境;經臨溪、雄路至績溪縣城;從績溪縣城向西北行,經高村、翠嶺、鎮(zhèn)頭、浩寨至分界山(績溪、旌德縣界);過分界山,經七里鋪至旌德縣城;由旌德縣城再向西北行,經新橋、柳山鋪、高口鋪、三溪鋪至浙溪入涇縣境;再北上,經榔橋至涇縣城。全程94公里。歙績段30公里,道路平坦,路寬6至9尺,修建慈張公路時被利用。績溪縣城至旌德縣城段古代設有驛鋪,自唐至清,為官員往來宣州、徽州的官道之一。其間,翠嶺段陡峻難行。宋代在翠嶺設立關寨,名翠嶺關,1555年在關頭重建城蝶,為軍事要塞。清康熙年間,耿精忠響應吳三桂反清,攻績溪,翠嶺一帶是兩軍爭奪的戰(zhàn)場。宋王安石為江東提刑時,由江西經徽州赴寧國府,經過此道,有夜過翠嶺月明中詩句。清人施潤章亦有《過暈嶺》詩:崇岡郁峻脂,鳥道繞山腹。仰探白日短,俯瞰陰霞伏。魚貫渡行人,馬瘦艱踝囹。春晴多好風,吹我?guī)r壑綠。農耕嶺上云,婦飯溪中犢。羈心曠登陳,瘠土見風俗。華陽靈跡閃,杖策尋石屋。 50年代,鎮(zhèn)頭以北,沿古道走向建成績溪至旌德公路,翬嶺古道已少行人。
程氏宗祠 |
![]() |
獅岡勝覽 |
![]() |
明清商業(yè)街 |
![]() |
瑤里博物館 |
![]() |
陳毅舊居 |
![]() |
天河谷 |
![]() |
徽州古道 |
![]() |
東埠古街 |
![]() |
古碼頭 |
![]() |
高嶺古礦 |
![]() |
龍口瀑布 |
![]() |
梅嶺度假村 |
![]() |
佑陶靈祠 |
![]() |
浮梁古縣衙 |
![]() |
紅塔 |
![]() |
南山瀑布 |
![]() |
原始森林 |
![]() |
瑤河賞魚 |
![]() |
乾隆禁令碑 |
![]() |
金雞石 |
![]() |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