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原產我國,可供鮮食或加工,是著名的亞熱帶特產果樹。
我國栽培的橄欖屬于橄欖科橄欖屬,栽培種主要有白欖和烏欖兩種,云南等地尚分布有少量的野生種。橄欖有二千多年栽培歷史,經長期自然和人工的選擇和馴化栽培,形成了眾多的遺傳資源,現(xiàn)有絕大多數(shù)品種都是從實生類群中選出的農家種,其后代變異大,中間性狀多,品種資源極為豐富。
這種具有魔力般的植物就是原產熱帶非洲的神秘果,它含有一種變味蛋白酶(又稱神秘果素),雖然并不能真正地改變食物的味道,但可以改變人的味覺,所以人們吃過神秘果后再吃任何酸的食物都覺得是甜的。在食品工業(yè)上,人們常用神秘果來作調味劑。神秘果屬山欖科常綠小灌木,樹形美觀,枝葉繁茂,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引種,現(xiàn)已在許多地區(qū)作為園林觀賞植物栽培;每年9月份開白色小花,10月份結果,11月份果實由綠色變成紅色而成熟。
橄欖又名青果,學名:Canavium album Raeuseh 英文名:Chiner oive。橄欖是南方特有的亞熱帶常綠果樹之一,屬于橄欖科(Burevaceae),橄欖屬(Canavium)。橄欖果別名青果,因果實尚呈青綠色時即可供鮮食而得名。又稱諫果,因初吃時味澀,久嚼后,香甜可口,余味無窮,比喻忠諫之言,雖逆耳,而于人終有益。
橄欖富含鈣質和維生素C。我國是世界栽培橄欖最多的國家。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多屬烏欖),其次廣西、臺灣,此外還有四川、云南、浙江南部。世界栽培橄欖的國家有越南、泰國、老撾、緬甸、菲律賓、印度以及馬來西亞等。
橄欖營養(yǎng)豐富,含有17種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果肉富含鈣質與維生素C,果實常常加工成:拷扁欖、大福果、十香橄欖、去皮酥、咸橄欖、玫瑰橄欖等等。
橄欖樹生長力強,適應性廣,河灘、洲地、山丘、坡地以及房前屋后、零星雜地均可種植,是農民脫貧致富的好樹種。它樹姿優(yōu)美,四季常青,還可以綠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
良種介紹:
檀香: 主產閩侯縣、閩清縣,鮮食的良種,暢銷國內外。果較小,果皮深綠色,肉帶黃色,質脆,清香可口,晚成熟品種。
茶橄欖:主產廣東省廣州市,果實狹長,果皮深綠色,間有灰斑點,肉質細致,脆甜,無澀味。10--11月成熟。
油橄欖:主產廣東增城,果基尖,有6條溝紋,果頂平圓。品質優(yōu),核小,肉厚,味甘香,含油量多,是提取橄欖油的良種!昂丁鼻昂蟪墒。
三方:果較大,果實橫切面呈三角形,基部肥大且圓,蒂痕三角形,有三條溝紋,果肉較厚,品質一般。“處暑”前后開始成熟,“秋分”前后采收,比較高產穩(wěn)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