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多痛史,論人應不失劉馮。”(田漢詩)中國在近百年列強入侵的痛史中,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戰(zhàn)爭中的鎮(zhèn)南關大戰(zhàn),第一次在軍事上打敗了外國侵略者。劉永福在越南抗法18年,大敗法軍,取得了羅池、紙橋大捷和左育、宣光、臨洮大戰(zhàn)勝利,被越王封為三宣提督!皠⒍蚍,越打越好睇”的民謠廣為流傳。中日甲午戰(zhàn)爭,劉永福奉旨幫辦臺灣防務,渡臺抗日,為維護祖國統(tǒng)一而戰(zhàn),領導臺南軍擊斃日寇4600人,“三拒”大印反“臺獨"。1885年初,法國糾集兩個旅團共萬余兵力,發(fā)動了諒山戰(zhàn)役。2月,祖國南大門鎮(zhèn)南關(今友誼關)淪陷,廣西告急。欽州68歲的馮子材,奉命任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在欽州組建萃軍共18營9000人,扛著大棺,帶著兩個兒子,從欽州出師抗法,被前線諸將推為前敵主帥。他臨危受命,團結友軍,修筑長墻,英勇殺敵,取得了震驚中外的鎮(zhèn)南關一諒山大捷,致使法國茹費里內閣倒臺。原國家副主席王震將軍贊譽他是“民族英雄”。劉馮保家衛(wèi)國,抗法御邊,名揚中外,傳誦至今。一代偉人孫中山說:“余少小即欽慕我國民民族英雄馮子材族英雄黑旗劉永福鎮(zhèn)南關一役!眲⒂栏!ⅠT子材都是欽州人,其故居和陵墓都在欽州。一個地級市在中國近代史上出現(xiàn)兩個民族英雄,在全國并不多見。1996年9月,劉馮故居被國家教委、解放軍總政治部等六個單位命名“欽州市民族英雄劉永福(含墓地)、馮子材故居”,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馮故居已成為中法戰(zhàn)爭史的紀念地和研究地之一。1983年以來,全國性的中法戰(zhàn)爭史學術研討會舉行過6次,其中有4次在劉永福故居三宣堂召開,接待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國內的仰慕者,共計200多萬人次,黨政軍領導、專家學者、港澳臺同胞和國際友人留下了百多件歌頌英雄的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