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美食 > 安徽省 > 巢湖市 > 巢湖風景名勝區(qū) > 小吃 > 正文
歷史由來
“小紅頭”是安徽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名點,至今已有250余年的歷史。原名餑餑,又名油糖燒賣,以細面、糯米、白糖、豬油、金橘、桂花精心制成其外形如盛開的石榴花,因頂端用食用色素染上一紅點,故而得名。相傳在清同治年間,清軍著名將領(lǐng)吳長慶,是廬江縣沙湖人,奉命出征。隨從家鄉(xiāng)廚師常為他做此點心,很受吳的贊賞。該廚師回鄉(xiāng)后,在廬江城關(guān)崗上開設“段萬和”飯店,繼續(xù)做這種點心,深受食者歡迎,遂馳名于世。
原料配方
精白面粉5千克、酵面250克、金桔餅50克、青梅50克、核桃仁150克、糖桂花150克、堿25克、精鹽30克、綿白糖4.250千克、豬板油500克、食用紅色素少許。
制作方法
1.將面粉2.75千克倒在面板上,加入酵面和清水1.6千克拌勻揉透,蓋上濕布,使其發(fā)好后加堿揉勻,做成大饃,用刀切碎。
2.將板油(或肥膘)去膜,切成碎丁,與大饃屑拌和再絞細,加入綿白糖、青梅、核桃仁、金桔餅、糖桂花拌成餡心。
3.另用面粉2.25千克、加溫水0.95千克、鹽拌勻揉透,搓成長條,切成每個重約24克的面劑。在面板上撒豆粉作撲面,上放面劑,一個個按成扁圓形,再搟成直徑6厘米荷葉邊橢圓形的皮子,放在盆內(nèi),蓋上濕布。然后用一張皮子包上8.5克的餡心,封口包成石榴花形,每個高約2.8厘米。在每個頂端點上食用紅色素,上籠屜擺整齊,用大火蒸約7分鐘可熟,取出輕輕地翻倒在面板上,并把它扶正,避免冷卻后變形即成。
特點
“小紅頭”制作十分考究,選料精細。其特點:油糖滋潤,色澤金黃,香甜酥松,細膩無渣,饋贈親友,攜帶方便。食用時:蒸、炸、炒均可。
來源:百度百科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jù)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