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豆腐,是客家第一大菜、第一名菜。孫中山先生是客家人。1918年他在廣東梅縣松口一位同盟會員家中吃了這道菜贊不絕口。
贛南很多地方把釀豆腐作為筵席風味菜,而且和“立夏”節(jié)聯(lián)系在一起。信豐人請客在介紹地方風味時自謙地說,信豐萊是“咸咸辣辣、麻麻答答、胡胡借借。”意思說口味醇厚濃重、發(fā)大油足。信豐人過“立夏”蒸米粉肉、蒸皇頭、釀豆腐外,還包蛋餃、煮蛋、炒田螺,他們說“立夏立夏,田螺食夜”,一派農家豐穩(wěn)歡樂和田野風味。
贛南客家多在農閑時節(jié)娶親嫁女辦好事,一般都是自己張羅選豆子、磨豆腐、炸豆腐、釀豆腐。象準備過春節(jié)那樣,磨豆腐是顯示喜慶隆重的第一個信號。釀豆腐的做法,各縣大致相同,用比較厚實豆腐切成一寸寬半寸長厚,香菇、豬肉、蝦米、筍絲、鹽分適度,剁成餡料,蒸熟后加生粉、蛋清調拌,釀入一塊塊豆腐中,在油鍋中將釀料一面煎成金黃色后,釀料朝下裝碗人蒸籠,上席時將碗翻轉。食用時可拌麻油辣醬,因人而異。也有油煎釀料后,在鍋里將豆腐加湯稍煮一陣上席,保持釀料嫩黃香脆的做法。
贛南客家的豆腐系列萊也是豐富多彩的。如會昌的豆腐干。贛縣的腐竹皮、油炸豆腐豆芽湯、淮南子燒魚頭、淮南子燒魚唇、豆腐皮肉卷、泥鰍豆腐都是名產、名菜。加上水豆腐(豆腐腦)、豆腐乳(霉豆腐)、臭豆腐(鹽蛋豆腐)、豆腐菌子等,是一桌豐盛的豆腐席。甚至還出現了豆腐豬肉香腸這樣的臘味。豆腐還選作拼盤和羹湯,贛南的雞蛋、豆腐、腦菜做的酸辣湯,堪稱一絕。清乾隆皇帝御膳中有一品“如意箱子豆腐”,是客家釀豆腐的“翻版”。它的做法前半部分與閩西做法類似,即將豆腐塊油炸成金黃色,切一刀將軟嫩豆腐剔出少許,釀人餡料。后半部分是贛南做法,上蒸籠蒸一陣子翻扣。不同的是御廚將豆腐做成如意的樣子,其實并不比客家釀豆腐的形象更好看。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