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毛血旺這道菜的來歷,據(jù)傳是幾十年前,重慶沙坪壩磁器口古鎮(zhèn)水碼頭有一王姓(一說姓毛)屠夫每天把賣肉剩下的雜碎,以賤價處理。王的媳婦張氏覺得可惜,于是當(dāng)街起賣雜碎湯的小攤,用豬頭肉、豬骨加豌豆熬成湯,加入豬肺葉、肥腸,放入老姜、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別好。在一個偶然機會,張氏在雜碎湯里直接放入鮮生豬血旺,發(fā)現(xiàn)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鮮。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xiàn)燙現(xiàn)吃,遂取名毛血旺。
就算是那個“張氏”發(fā)明的吧,但其實“毛血旺”在成渝地區(qū)是叫做“冒血旺兒”,也不像北京這樣擺在大餐館的餐桌上。所謂“冒”是指把菜放進火鍋中煮熟撈出,在成都有專門賣“冒菜”的餐館,也就是在不想耽誤時間或者約不到三朋四友去吃火鍋的情況下,可以在冒菜館挑幾樣簡單的菜品讓店家冒熟了端來,既有了火鍋的味道,又簡便地吃了它,有點像火鍋的“體驗版”。
冒菜館基本屬于快餐形式,所以一般不會賣毛肚、鴨腸之類比較高級的菜品,這種菜品是要自己把握火候,享受那分秒之間細微差別的美味,如果大鍋煮來豈不暴殮天物?而像血旺、豆芽、苕粉這類久煮不爛,甚至越煮越嫩之物適合忙里忙外的小店主操作。冒菜館一般是用很多個竹制漏勺將各個客人所要的不同菜品裝起來,放入滾燙的火鍋調(diào)料大鍋中,待煮熟后裝碗中稍調(diào)味上桌,客人花費幾元便能嘗火鍋之味。
這和北京的小吃“爆肚”有異曲同工之意,所以冒菜在成渝地區(qū)是難上大雅之堂的,比之火鍋的“微縮版”串串香的形式更潦草、更隨意,花費也更低,如同北京的爆肚、鹵煮基本混跡于立交橋下的地位差不多。
血旺是冒菜中的主打菜品,一是因它味美,更主要是因它屬葷腥卻幾乎和素菜同等的身價,實在是好吃不貴、物美價廉。成都大街上賣的“冒血旺兒”就是鴨血和豆芽,北京大餐館那一大盆的“毛血旺”卻是集鱔魚、午餐肉、黃喉等火鍋中葷菜主打菜品于一體的豪華大菜?擅看挝以诓宛^吃這菜,一是覺得火鍋味不濃,二是只覺得里面的豆芽和鴨血好吃,其他繁雜的東西頗有點華而不實。
當(dāng)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口味,其他人未必有這種感覺。北京做得最好吃的毛血旺是東四十條附近的一家川菜館,因這家餐館是做四川火鍋出名的。那里曾經(jīng)是我和閨密的老據(jù)點,每次去必點一個毛血旺,一個糖醋排骨,一個熗炒蓮白。每每被毛血旺辣得渾身冒汗時總是感嘆有吃火鍋的感覺,然后在風(fēng)卷殘云后讓服務(wù)員將殘湯端去后廚加若干豆芽,真是過癮啊!可惜,餐館已于前段時間悄然關(guān)閉,看來,我所欣賞的毛血旺并非大眾所愛啊。
材料:
火鍋調(diào)料100克(超市都有賣重慶火鍋調(diào)料的,我選的是“白家”,味辣)、鴨血一塊約350克,黃豆芽300克(我沒買到黃豆芽,買了綠豆芽)、干辣椒10克(用剪刀剪成1厘米長的段,去籽)、花椒1匙、鹽適量、料酒2匙、大蔥、雞湯(或者骨湯)3杯(通常還會加入鱔魚、午餐肉、黃喉等,如果增加這些,火鍋調(diào)料及其他配料適當(dāng)增加)
做法:
1、將鴨血切成1厘米厚的片
2、鍋中放適量清水,燒沸后將鴨血片放入煮2分鐘,撈出瀝干水
3、豆芽洗凈瀝干
4、炒鍋放油燒至5成熱,放入蔥絲爆香,隨后放入豆芽炒熟,加適量鹽調(diào)味,盛入大碗中待用
5、將火鍋調(diào)料放鍋中炒化,加入料酒和雞湯(或者骨湯),燒沸后放入鴨血片煮熟(漂浮起來,約5分鐘)
6、將鴨血片和火鍋料一起倒入盛好豆芽的大碗中
7、鍋洗凈,倒2湯匙油(6匙)燒至四成熱,將干辣椒段和花椒放入,轉(zhuǎn)小火炸出香味,最后淋入大碗中即可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fēng)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jù)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