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承載親情兼顧藥理
莞邑千年,傳統(tǒng)習(xí)俗依然在,因此自成一格的美食文化得以保存良好。吃“艾”便是其中的一種。艾是長在農(nóng)間田基上的一種野草。東莞有道傳統(tǒng)的民間小吃,艾角、艾堆,便是拿艾草作為原料。
這道小吃品相一般,小小的,灰灰的艾角,不起眼,難登大雅之堂,但莞人熱愛,尤其在清明前后,更是家家皆做的家常小吃,它承載著的不單是美味,更多是濃濃的親情,是媽媽或奶奶的幸福味道。
檔案:田間的艾草,讓人們有了春天的感覺
如今東莞高樓林立,田地難覓蹤影,就更不要提下地采野生艾草的事了。不過市場上還是能見到,價格4元多一斤,只有一些上了年紀(jì)的老年人,說起童年時采摘艾的片段時還笑語嫣然。
莞城松山湖那里還有一些菜田,面積也不小,駕車走在松山湖大道上便可見到。艾草一般長在田間,小水潭邊比較容易看到,都是一小簇的生長著,小小個頭,嫩嫩綠葉,淡淡芳香,滿是彌漫著南方原野清明時節(jié)的蓬勃生長氣息,以往人們總是在清明前后采集老艾,將其束起掛在屋檐下晾曬,如是婦人生了皮疹,小孩長了痱子,拿艾葉煮水一洗就好,這方子至今有用。以前,農(nóng)村的人也采集很多艾插門縫或別在窗欞上,據(jù)說可以避鬼邪,防毒蟲侵?jǐn)_。
地圖:松山湖一帶的田野里還可以找到
因?yàn)楝F(xiàn)在田地少,如果想親手采到食材制作的話,可以去這個地方找。艾角是東莞傳統(tǒng)美食,4月正是吃艾角的時節(jié)。每年到清明前一段時間,東莞的老人們就會從田里摘來野生的艾草,和米粉摻在一起,做成艾角給小孩們吃,老人們認(rèn)為,在收割完稻子的田里生長出來的艾草是最好吃的,做出來的艾角也最香。
食譜:可做艾角、白焯,有抗菌功效
首先是洗艾磨粉,先把糯米浸泡,然后把艾草放清水浸泡洗凈再煮熟磨成漿,用紗布濾去水分,把糯米粉和好,將艾摻進(jìn)糯米粉中揉,揉得艾與糯米粉完全融合了拿去蒸。其中還可以放進(jìn)豆蓉;花生、白糖和蛋絲分別制作成咸、甜餡包成角狀。
一般都是吃甜的,把適量的綠豆、椰絲、芝麻、花生等入鍋炒香,碾碎磨成蓉,加入適量白糖,攪拌均勻,制成艾角的餡料。然后把餡料包進(jìn)艾面團(tuán)中,再揉搓一下成球狀。用芭蕉葉作墊,艾角沾上適量的干粉后放到葉子上面,旺火隔水蒸20分鐘后,軟綿綿、香噴噴的艾角就做好了。青嫩的野艾漿汁滲入糯米粉中,艾角也就選擇了艾的顏色。
另外據(jù)書籍介紹,艾草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它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可以平喘、鎮(zhèn)咳及祛痰,同時還有止血凝血、鎮(zhèn)靜、抗過敏及護(hù)肝利膽等作用,F(xiàn)在正是艾草生長的季節(jié),市民如果買來新鮮的艾草,用上湯、白焯或炒等做法來烹飪,都能在春天潮濕的季節(jié)里起到一定的預(yù)防感冒和祛濕的作用。(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wǎng))
覓食攻略:
自駕:廣州出發(fā),經(jīng)廣深高速,如果前往望牛墩奧運(yùn)蔬菜基地的話,就在望牛墩出口下,然后一路看指示牌前往。去東莞松山湖的話,廣深高速上東莞出口下,之后就有明確的指示牌,跟著指示牌走。
住宿:東莞有諸多大酒店,居住條件好,而且價格相比廣深的五星級酒店也比較便宜,值得一住。(文章:蔡賢麗)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