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鎮(zhèn) “很久沒有富裕過了”
阿城和七級在歷史上不如張秋有名氣,而現(xiàn)在它們之間已沒有什么差別。過去民間俗語稱“金七級,銀阿城,鐵打的周店”,相傳阿城是鹽碼頭,七級是糧碼頭。
史料記載,“阿鎮(zhèn)為水陸通衢,富商大賈輻輳云集”,尤以鹽、當二家號稱首富。據(jù)說阿城過去有十三家鹽園子,如今留存的海會寺和運司會館就是由居住在阿城的山西鹽商捐款修建起來的。
初到阿城,正趕上年前大集,雖小雪淅瀝,鎮(zhèn)中心街道上依舊人群熙攘,人們在此起彼伏、嘈嘈雜雜的流行音樂聲中,興奮地置辦著年貨。見到我們時,馮叔良和老伴兒倆人手里提著些白條雞和鯉魚。聽說我們是來看運河的,馮叔良馬上把手里的東西塞給老伴,領(lǐng)我們穿過幾條街,來到水量并不太充足的古運河邊。
馮叔良小時候在運河里游過泳,后來“水就慢慢變少了,水質(zhì)也越來越差,不少人把垃圾直接往河邊丟”。他指著運河旁的一塊田地:“這里我們以前都叫‘閨女墳’,聽說過去船上死了人都會埋在這兒。后來人們把墳地平了,種上了棉花!
馮叔良和鄉(xiāng)親們現(xiàn)在還指望著用河里的水澆地,“能省不少錢”;“聽說就要在運河里安閘蓄水了,到時這里的水就多了,F(xiàn)在也有人在運河中間挖了養(yǎng)魚池”。
20多歲的時候,馮叔良離家去了東北的農(nóng)場工作,印象中一個月能掙一百塊,這在村里是無法想象的。上世紀80年代,他又回到阿城!肮艜r候,阿城、七級可都是繁華富裕的地方,但我有記憶以來好像這里就沒有再富裕過。除了種地,阿城還有阿膠,F(xiàn)在大家都說東阿阿膠如何如何,其實東阿的故城就在這里,這里才是阿膠的起源地,鎮(zhèn)上的阿膠廠里還有‘古阿井’呢!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