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百歲宮相對的有一座很大殿堂,過去一看是一個是新建的五百羅漢堂,五百羅漢堂總建筑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為宮殿式結構,正好建在懸崖峭壁之上,透過羅漢堂的窗戶,看到是就是前面山花臺景區(qū)的臥佛山。上了樓梯,走進羅漢堂,看到五百羅漢千姿百態(tài),金碧輝煌。當時很想拍一張,但是因為很所寺廟規(guī)定禁止拍照,盡管無人,也不敢隨便拍。走進羅漢堂里面,看到一個和尚在里面值守,于是試探著問了一下能否拍照,不料和尚答道,當然可以,不拍照如何弘揚佛法?這一回答讓我十分佩服這位僧人的理解,大多數拍照不是為了紀念,就是在網絡上發(fā)布,本身就是弘揚佛教的一種行為,除了國家保護的文物之外,是應該允許拍照的,可惜很多佛堂無論新舊,都一概不允許拍照。
走出羅漢堂之外,看到有一名年輕的和尚,站在尚未建好欄桿的懸崖邊上,看著遠山沉思,忍不住在遠處偷偷拍了一張,不過還是覺得內心有愧,最后還是走過去告訴了他,并問他,我還要拍一張他的照片,不料這位年輕的和尚竟然答應,他說反正我看我的,你拍你的,沒有關系的。短短幾句讓人肅然起敬。感覺這里的僧人似乎比其他的寺廟更和善,關鍵是真正有看空的感覺。本來出家人與世無爭,對一切外界的東西,不會過于計較,不為所動,這才是真正的參悟到了。
拍完照片,我站在他的角度向遠處看去,前方的山脈正好是那尊臥佛像,山下有一點建筑物,也像是寺廟。都集中在山下的深溝峽谷之中,在一片深綠色的山巒中顯得格外遙遠。如果是冬季下雪,眼前會是另外一番景象,這里應該也是“九華十景”之一,可能是新辟的花臺景區(qū),據說還要坐花臺索道,才能去到,遺憾的是時間有限這次不能前往。九華山共有99座山峰,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三十余座,以天臺、十王、蓮華、天柱等9峰最雄偉。以九華山為主體的周邊地區(qū)西漢時概稱陵陽山,山區(qū)范圍很大,包括今青陽縣、石臺縣、黃山市黃山區(qū)交界地帶。
最美的景區(qū)應該是在天臺寺,幾乎所有的九華山最有代表性的照片,都是拍的天臺寺,位于海拔1306米的天臺峰巔,坐北朝南,木石結構,全寺由3組民居式殿堂組成。該寺橫臥嶺凹間,東面以峰脊(青龍背)為屏障,南以玉屏臺作為墻身,西面和北面以突兀的巨巖為連接點,在凹陷地上筑高8米的石臺基,殿宇的底部架空,該寺是九華山最高的建筑,看照片十分壯觀,可惜沒時間前去,看來只有下次專門去一次了。
九華山確實太大,不是一天兩天能走完的,這次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只走了九華街景區(qū)的一部分。其實,九華山風景區(qū)還有甘露寺景區(qū)、蓮花峰景區(qū)、南陽灣景區(qū)、大銅像景區(qū)、九子巖景區(qū)、獅子峰景區(qū)、轉身洞景區(qū)、花臺景區(qū)、天臺景區(qū)、閔園景區(qū)等,都沒能去到,估計全部下來一個星期都不會嫌多,看來還得再去一次,才能慢慢品味九華山的魅力。
下一次,第一個要去的是天臺寺,拍攝雄踞群山之巔的古寺廟;下一次,想走完所有的景區(qū);下一次,還想專門去九華山爬山,去尋訪那些隱藏在莽莽山巒之中,那些尚未開發(fā)的古遺址,為那些古老的寺廟拍個紀念照;下一次,還想參加一次九華山的大型佛教活動,看看大師的肉身……,也許下一次承載著太多的愿望,要慢慢去九華山實現,九華山,那是一生中必須再去一次的地方。
圖文來源:新浪博主 老湖
相關閱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