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東陵】
此陵目前不包括在通票內(nèi),未對外開放。
泰東陵位于雍正帝的泰陵東北約1.5公里處的東正峪。陵內(nèi)安葬的是雍正皇帝的熹妃,乾隆皇帝的生母、乾隆朝的圣母皇太后,孝圣憲皇后。她是位長壽的皇太后,由于比雍正皇帝死得晚,乾隆對她非常的孝順,在雍正下葬的時候還問皇太后是否要在泰陵給她留個位置,皇太后怕雍正下葬多年后再打開地宮是對先皇的打擾,于是按照清朝規(guī)制,就讓乾隆重新為她建個陵寢,乾隆帝遵照皇太后懿旨,于乾隆二年(1737)在東正峪為皇太后營建陵墓,于乾隆四十二年年(1777)建成。歷時40年,共有建筑29座,占地3.73公頃。因為陵寢位于泰陵之東,故稱為“泰東陵”。
泰東陵是清西陵三座皇后陵中規(guī)制最完備、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座皇后陵。其主要建筑由南至北依次為:三孔拱券橋一座、東西下馬牌、東西朝房各5間、東西值房各3間、隆恩門一座5間。東西燎爐、東西配殿各5間、重檐大殿一座5間,陵寢門3座、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寶頂下是地宮。陵前左側是神廚庫。庫外井亭一座。泰東陵與其他皇后陵相比,有三點獨創(chuàng)之處:
一、首創(chuàng)隆恩殿月臺上設銅鹿、銅鶴之制。在泰東陵之前建成的昭西陵和孝東陵,隆恩殿月臺上只設銅爐一對。而泰東陵則又增設銅鹿、銅鶴各一對。很明顯,這是仿照帝陵之制,首創(chuàng)了皇后陵設銅鹿、銅鶴的制度。以后建的各皇后陵改為設銅鹿、銅鶴各一只,成為定制。
二、首創(chuàng)大殿內(nèi)東暖閣建佛樓之制。在泰東陵以前建的皇帝陵和皇后陵,均無佛樓之設。泰東陵則在隆恩殿東暖閣建了佛樓,為一層。這與孝圣皇后篤信佛教有關。從此以后,凡皇帝陵均建佛樓。皇后陵只慈禧陵建了佛樓。凡以后建佛樓均為上下兩層。
三、地宮內(nèi)雕刻經(jīng)文、佛像。以前總認為清代皇陵中,第一個在地宮內(nèi)鐫刻經(jīng)文、佛像的是乾隆帝的裕陵。清宮檔案記載,泰東陵地宮里也鐫刻了經(jīng)文、佛像。泰東陵早裕陵6年而建。這表明第一個在地宮內(nèi)鐫刻經(jīng)文、佛像的不是裕陵而是泰東陵。清宮檔案還記載,泰東陵地宮的地面不是用條石鋪墁,而是用金磚鋪墁。具體泰東陵地宮的規(guī)制、經(jīng)文佛像的內(nèi)容,因為地宮尚未開啟,檔案也不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考證。
【泰妃園寢】
泰妃園寢位于泰陵東北0.5公里,建于1730至1737年(雍正八年至乾隆二年),內(nèi)葬雍正皇帝21位妃嬪。
泰妃園寢嚴格按清朝妃園寢規(guī)制建造,所有建筑均采用綠色琉璃瓦蓋頂,與帝后相比,風格簡樸,有建筑30座,由南至北依次為:單孔石橋、東西朝房,東西班房、宮門、焚帛爐、享殿、琉璃門、寶頂。
清代妃嬪等級自上而下是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等。這些妃嬪按地位的尊卑,寶頂規(guī)制不同,所居位置有異,顯赫者居中靠前,卑微者居后靠邊。泰妃園寢內(nèi)共有寶頂21座,計皇貴妃1位,妃3位,嬪1位,貴人5位,常在7位,格格4位,由南向北分三行排列,其規(guī)模則按妃嬪等級由前向后,由中間向兩邊逐漸縮小。
雍正皇帝第一子弘暉和第九子;,幼年早殤,后來被乾隆皇帝追封為和碩親王。因此,也為他們在其父親陵寢附近修建了墳墓:和碩端親王園寢、和碩懷親王園寢。兩處園寢于1736年(乾隆元年)興建,1737年(乾隆二年)完工。與此同時興建的還有雍正皇帝第三子弘時的墳墓。弘時在雍正年間被削宗籍,乾隆即位后為其恢復宗籍,但是沒有追封王爵,因此,墳墓叫做“阿哥園寢”。
【端王園寢】
端親王園寢位于泰陵東6公里的張各莊村。園寢內(nèi)葬世宗雍正皇帝的長子-和碩端親王弘暉和親王三個夭亡的弟弟:第二子弘昀(音同“云”),第七子弘昐(音同“分”),第八子福宜。這里雖然只埋葬著4個沒有長大成人的皇子,但它嚴格按照王爺園寢的規(guī)制修建,整座園寢占地O.4公頃,建有石平橋一座、廂房二座、宮門一座、享殿一座、陵寢門三座,園寢建筑均為綠色琉璃瓦蓋頂,這些建筑比不上帝后陵寢的壯觀與豪華,但它結構緊湊,肅穆莊嚴。
【阿哥園寢】
此陵不包括在通票內(nèi),未對外開放。
阿哥園寢位于泰陵東6公里的張各莊村。與端親王園寢相鄰,園寢內(nèi)葬世宗雍正皇帝的第三子弘時、第十子福沛及弘時的兒子永坤。
【懷王園寢】
此陵不包括在通票內(nèi),未對外開放。
懷親王園寢位于昌陵附近的太平峪村,占地O.4公頃,內(nèi)葬世宗第九子;荨
懷親王珠園寢建筑有:琉璃花門一座,正中享殿一座,前有大門,門外設守護班房和東西廂房各三間。圍墻周長 169.6米,高3.3米。據(jù)《易州志》載,懷親王園寢大門外還有下馬樁、平橋、營房等建筑。懷親王為火葬,即火化后將骨灰裝于瓷罐埋之,地面不建寶頂。
雍正一生共有十子四女,除了第四子弘歷(乾隆)和上述的七位皇子外,還有第五子和恭親王弘晝和第六子果恭郡王弘瞻。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