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詳細介紹
【泰陵-雍正】
泰陵位于易縣15公里永寧山主峰之下,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其余各陵分布在東西兩側(cè)。始建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占地8.47公頃,內(nèi)葬世宗雍正皇帝、孝敬憲皇后、敦肅皇貴妃。
泰陵的神道,由三層巨磚鋪成,兩邊蒼松翠柏,主體建筑自最南端的火焰牌樓開始,過一座五孔石拱橋,便開始了2.5公里長的泰陵神路,沿神路往北至寶頂,依次是石牌坊、大紅門、具服殿、圣德神功碑樓、七孔橋、望柱、石像生、龍鳳門、三路三孔橋、謚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東西班房、隆恩門、焚帛爐,東西配殿、隆恩殿、三座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和寶頂?shù)冉ㄖ?/p>
火焰牌樓位于泰陵南5公里的大雁橋村東的神石山上(據(jù)燕趙山莊老板娘說我們很難找到,果然回程在國道未發(fā)現(xiàn)小路,未去成,遺憾)。火焰牌樓通高6.60米,面闊三間18.66米,臺明長26.35米,寬7.74米。四根石柱頂上有石雕蹲龍(通高1.10米、寬0.82米),柱身飾有云板。兩柱間用大小石額枋連接。三間的大石額上鉚接石雕須彌座火焰頭(通高2.29米、基座高0.71米、寬1.19米、火焰高1.58米、寬1.175米)。坊心東西兩面有浮雕荷葉蓮花等紋樣。
03年的9月7日的夜晚,一群據(jù)說來自北京房山的農(nóng)民,開著一輛吊車悄悄開進大雁村,僅僅用了幾十分鐘,便輕易盜走了火焰牌樓上的4尊蹲龍、1尊火焰寶珠,盡管后來的追查,追回失竊物。
石牌坊坐落在大紅門前的三架巍峨高大的石牌坊,為西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三架石牌坊坐落在大紅門前的寬闊的廣場上,一架面南、兩架各朝東西,成品字形排列,與北面的大紅門形成一個寬敞的四合院,每架石牌坊高12.75米,寬31.85米,五間六柱十一樓造型,雖為青白石料的仿木結(jié)構(gòu),但卻未用鐵活,全部采用卯榫對接形式,樓頂?shù)裼袠羌、獸吻、瓦壟、勾滴、斗拱、額枋等。坊身高浮雕的龍、鳳、獅、麒麟和淺浮雕的花草、龍鳳等圖案相結(jié)合。三架石牌坊在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中尚屬孤品。
大紅門是清西陵總門戶,建筑形式為單檐廡殿頂,面闊34.8米,進深11.35米,高13.3米。大紅門兩側(cè)有寬厚高大的風(fēng)水圍墻向東西延伸,長達21公里,把分布在廣闊的丘陵沃野之中的陵寢建筑包容其中。
具服殿位于大紅門內(nèi)神道左側(cè),獨成一院,是專供后代皇帝及后紀(jì)等遏陵祭祖時更換素服之所。
圣德神功碑樓,俗稱大碑樓。它是記述皇帝生平功績的建筑,清西陵四座帝陵中只有泰陵和昌陵建有大碑樓。樓高26.05米,四面辟門,重檐九脊歇山頂,樓內(nèi)有兩統(tǒng)高大的赑屃馱石碑,碑身陽面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著皇帝生前的豐功偉績。碑樓坐落在94米×94米的廣場正中,四角各有一根高約12米的華表相襯,碑樓顯得莊嚴、肅穆、雄偉、壯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