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村 悠悠古滇“自杞國”
撰文 /王洪偉
城子村是云南省紅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瀘西縣永寧鄉(xiāng)所屬的一個小村莊,它以具有千年歷史的獨特土掌房和古滇國“自杞國”遺址而著稱,但一直鮮為人知,充滿了神秘感。
當我們到達瀘西縣時,已是燈火闌珊,本來有些神秘的城子村,因為這夜色顯得更加撲朔迷離,就像我第一次聽說城子村時的感受。
幾年前,我作為一名記者到瀘西縣采訪,縣委宣傳部的朋友告訴我,有幾位攝影師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古村子,并給我看了他們拍的片子,我一看就覺得特別有意思,那些建筑震撼而充滿神秘,并且,從攝影的角度講,這些建筑層次性非常好,第二天就決定要親自去看看。
漢彝結合的土掌房
城子村離瀘西縣城不遠,在25公里外的永寧鄉(xiāng),當?shù)厝烁嬖V我,城子村一天里最好看的時候,是清晨太陽初生時,因為絢麗的朝霞和土黃色的古民居互相輝映。于是,第二天一早,我們便沿著線條完美的盤山公路向城子村奔去。車外的田野浸潤在清晨的光線里,放牧的彝族少女、懸掛在屋檐下的金黃玉米、成串的火紅辣椒,構成了色彩妖艷的寬幅油畫。
遠遠地,在距它還有一定距離的山腰上,我們就看到了一大片長在山上的蔚為壯觀的土掌房,這是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土掌房在紅河的彝族地區(qū)并不稀罕,此前,我在滇中和滇東南很多地方都有見到,但是,像城子村這樣大面積、大規(guī)模,并且保存完好的土掌房,我還是第一次看見。
我們的司機也是當?shù)厝耍娢覀円宦放恼眨f帶我們到一個視野最好的位置去,于是,我們跟著他爬到西邊鳳凰山上。的確,從那里可以完整地看到整個村子,600多幢完整的土掌房形成城堡狀,浸潤在日出的柔軟光線中,溫暖又莊嚴。
進入村子后,看到的的確和別處土掌房風格截然不同,但那一次因為時間有限,我們走馬觀花一番后便匆匆離開,但心里始終惦記著它,覺得它一定大有來頭。此后幾年,為了全方位了解這里,我經(jīng)常出入城子村,想為它做個專題,并和那里的鄉(xiāng)長李云福和當?shù)刈骷覘钣烂鞒闪撕门笥眩退麄兊慕煌刮沂芤娣藴\,是他們讓我對城子村的了解一步步深入。
首先是土掌房。這是一種彝族民間建筑,與藏式石樓非常相似,平頂、厚實,大多建在斜坡上,以石為墻基,用土坯砌墻或用土筑墻,多為平房,部分為二層或三層。和這些共通性相比,城子村的土掌房最特別處在哪里呢?
從村外看,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它的規(guī)模和外型。村里的土掌房全都依山勢而建,層層疊疊,上下相通,并且左右相連,規(guī)模最大的,有24戶人家左右相連、且上下共有17級,像是大城堡中的小堡壘,非常壯觀。遠遠望去,那層層疊疊、自下而上的土掌房像長長的臺階,如果遇上秋收時節(jié),村民們會在屋頂堆起一個個糧食垛,整個村子就更像一個戒備森嚴的碉堡。
李云福說,這些土掌房都已經(jīng)有數(shù)百年歷史,為什么可以完整地保存至今?這又與土掌房的建材息息相關,但這一點,需要進入村子后認真觀察才會注意到。這種罕見的土掌房是以當?shù)啬退栏院軓姷臉浜驼承院軓姷恼惩翞橹饕,房屋周圍以木材或夯土作墻,屋頂上鋪上劈柴、木棒、松針和粘土攤平后用木棒捶實。它最大的好處是冬曖夏涼,因為城子村地處低海拔峽谷地帶,夏季燥熱難擋,冬季又非常寒冷,土掌房則起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并且防火性能好,因為房屋后墻是山,兩側是土包柱,頂上為土壓木,就是偶有失火,也不會殃及四鄰。幾百年來,城子村從沒有失火的記載。
我們曾認真總結過城子村土掌房的特征,其實真正與眾不同處,是它在內(nèi)外結合中體現(xiàn)出來的風格。比如,土掌房這一事物本來是彝族民間建筑,外觀上是純粹的彝族,但是,內(nèi)部結構和裝飾卻又有很濃的漢族味,我們曾在一座名叫“將軍第”(全
村規(guī)模最大的房屋)的院子里,看到漢族典型的結構:八角飛檐、四合院,并且雕龍畫鳳。
流逝的自杞國
可是在少數(shù)民族如此集中,而又地處偏遠的城子村,為什么會有這種結合?在和楊永明深入考察幾次之后,這個答案漸漸明晰起來。
明清兩代,朝廷對云南土司制度實行普遍的“改土歸流”,即將地方土官(大多是少數(shù)民族)改成流官(大多是漢族),如此,則上層統(tǒng)治有了漢族;改土歸流后,政府又大量遷入外來移民,大多是漢民,于是,上下層級都有了漢族的因素。據(jù)《瀘西縣志》記載,城子村古時則是彝族白勺部的聚居區(qū),但今天永寧鄉(xiāng)一帶的彝族多是從金沙江流域遷徙而來。漢族遷入后,會和當?shù)匾妥逵懈鞣矫娴慕佑|和磨合,而最后的結果,在最表層的表現(xiàn)上,就是這種漢彝結合的土掌房。
可是為什么會有這么大規(guī)模?今天城子村外仍有護城河,形制規(guī)劃上完全是城堡的格局,可以想象,以前這里一定是一個極為輝煌的府城。而它今天不過一個鄉(xiāng)而已,這又與當時的土官相關。
明朝成化年間,廣西(今瀘西)土知府昂貴便在這里建造土司衙門,改白勺(城子村舊名)為永安府。昂貴土司的到來使城子村飛速發(fā)展,并很快成為滇南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白勺頓時從一個小村升級為擁有1200多戶人家的府城,建筑物也得到大規(guī)模發(fā)展,府城依山勢修筑城墻、城門、樓堡,成為一座遠近聞名的城堡,樓堡高聳、城門森嚴。
可惜好景不長,昂貴因為驕淫無忌,被人進京告發(fā),明成化十七年,朝廷以兵加罪,昂貴兵敗自殺,府城大部分房屋被燒毀,土府衙門也僅留下前廳。昴貴死后,很多土著彝族遠逃他鄉(xiāng),政府遷入大量移民,并進駐軍隊,在此設立了哨樓、炮臺等軍事設施,使城子村的房屋建筑形成了既適應民眾居住,又能抵御外敵入侵的最佳房屋結構。幾百年來,雖然外敵多次入侵,城子村卻從未被攻破。
而這些頗為光輝的歷史,都與另一個大背景密切相關。楊永明在經(jīng)過多年考證后,發(fā)現(xiàn)了一個震驚全國的事實:城子村就是古代滇國中非常出名的“自杞國”遺址。在有關自杞國的記載里,充斥著馬幫、絲綢之路、開放、輝煌等潔光片羽。可是很快,蒙古的鐵蹄跨入云南,自杞國雖與蒙古軍血戰(zhàn)6年,最后仍然兵敗,白勺城淪陷,“自杞國”歸順元朝。
而人們對它的記憶,隨同它輝煌歷史的遠去而一起流逝,這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落在大山里面默默默無聞地度過一代又一代。而取代“白勺”的“城子村”,則幾乎被遺忘。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