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軀體,走過綿綿歷史,如泣如訴地向我們走來
在殘陽的映照下被染成微紅,像陳舊的血跡。殘陽如血。
棠樾牌坊群座落在歙縣郊區(qū)的一個叫棠樾的小村子旁。“棠”字主要有兩解,一解為棠梨樹,又名杜樹,為高大喬木;二解為海棠樹,為落葉小喬木。“樾”字是樹蔭的意思!疤拈小钡囊馑即蠹s就是棠梨樹或海棠樹的蔭涼之處了,想必當(dāng)年這里一定是棠梨或海棠遍地,蔭及村舍,故而該村由此得名也未可知。
棠樾牌坊,無一座沒有來歷
棠樾牌坊,明建3座,清筑4座,自村口次第逶迤開去,分別以鮑氏家族“忠、孝、節(jié)、義”行為的杰出代表人命名!爸倚⒐(jié)義”是很榮耀也很沉重的東西,惟其沉重,須采了沉重的巖石精雕細(xì)鑿豎立起莊嚴(yán)的牌樓,方能顯示其桀驁雄武和孤寂郁悒的況味。棠樾牌坊,無一座沒有來歷,無一座不是由朝廷頒布詔書“敕建”、“御制”或“旌表”的。
作為棠樾貞節(jié)牌坊的一種延伸和補充,棠樾村里還建有女祠清懿堂,這是一座頌揚鮑氏家族歷代婦女貞節(jié)慈孝德行的清代建筑。清懿堂格局精致,外樸內(nèi)秀,廳堂森然,陰氣聚散,十幾座塑像前都標(biāo)示著內(nèi)容大致相同的文字:“某氏,某年嫁鮑家,相夫教子,某年亡夫,守節(jié)至某年亡故……”有心者讀來,不寒而栗。
曾聽過的不少有關(guān)古代貞女與烈女傳奇的生動而悲涼的故事,戲曲小說中描寫得最多的就是旌表節(jié)婦烈女的貞潔牌坊,而這類牌坊留存至今所占的比例也最多,因為在那個社會,樹牌坊是彰德行,沐皇恩,流芳百世之舉,甚至是女人們一生的最高追求。但卻很少去想,她們因什么而傳奇為什么而生動與悲涼?我只能聽?wèi){自己的感覺在人們約定俗成的思維慣性之下而生發(fā)眾口一詞的感慨。站在那些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凄風(fēng)苦雨而昂首挺立的牌坊面前,我能感到的只是凄惶與不安,那些刻在牌坊上的名字就象一個個弱小而堅強的幽靈……
有一個“記歲珠”的故事。曾有一對徽州夫婦新婚三月,丈夫即外出經(jīng)商。從此后,“人寂寂,夜悠悠。天涯信阻暗凝愁。”相思有夢,離愁無限。留守商婦以刺繡為生,每屆歲末,便把日積月攢下來的余錢去換回一顆珠子,借此記錄丈夫離家的時日。及丈夫還鄉(xiāng)時,婦已亡三年余,啟視其篋,積珠二十余顆矣。
黃山市是一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qū)。境內(nèi)群峰參天,山丘屏列,嶺谷交錯,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迥環(huán),到處清榮峻茂,水秀山靈,猶如一幅風(fēng)景優(yōu)美的畫圖。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